所謂“賊風”,即指四時的不正之風,或穴隙簷下之風,此風對人畜皆有害。在生活中,對於正常刮起的風,對人體來說隻要稍加防護,也不會導致太大的病症,怕就怕在人一不小心吹了這賊風。“不怕狂風一片,就怕賊風一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秋季賊風較為盛行。秋天正是冬夏季風活動的過渡時期,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早晚溫差加大,冷熱天氣就會交互出現。我們在前半夜睡覺時,暑去爽來,還是很宜人,可是後半夜就會寒邪下注,室內暑濕上蒸。二者相交在一起,寒濕之邪在這個時候便同時會侵襲人體,而這寒濕之邪就是我們應該加以注意的“賊風”,它對人體的健康幹擾甚大。賊風會導人體出現全身酸痛、肌膚麻木、脘腹痞滿、便溏下痢、四肢無力、周身關節疼痛等症狀。
秋季的白天仍然還是很熱的,但是一到了夜間,就會涼風習習。這時候,有的人更喜歡開窗而睡,這樣很容易就會受到賊風的侵襲。這是因為,人在睡眠中,身體的各器官活動會相應減弱,免疫機能也會降低,在陣陣涼風吹起的地麵塵土以及細菌病毒乘虛而入,還會使人引起咽炎、氣管炎等症狀;賊風吹在沒蓋被子的腹部上,會引起腹瀉;賊風還常常招來蚊子,吮吸血液,同時把瘧疾、絲蟲病、流行性乙型腦炎傳遞給被叮咬者;賊風還會使人的肌肉處於緊張性的收縮狀態,不能充分鬆弛休息,使肌肉代謝酸性物質堆積,致使第二天全身酸痛,疲乏無力。
除此之外,賊風如若吹在熟睡者的頭麵部,第二天早上易引起偏頭痛,甚至口歪眼斜、流口水等等,這種麵部神經的麻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麵癱”。麵癱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以中青年居多,男性略多於女性。我國中醫學認為,這是風邪人絡所致,是一種較輕的中風。
麵癱的臨床表現很典型,病人麵部不對稱,在笑時患側唇溝變淺,口角向健康側歪斜,不能鼓腮幫子,不會吹口哨,無法吹滅生日蛋糕上的蠟燭,人中歪向健康側。吃東西時食物常塞在牙齒和腮幫子中間,要用手指撥出來。漱口時,水從患側口角流出來。此外,患側的眼睛變得比健康側大,額紋變淺或消失,閉眼無力,常常流眼淚。輕型者一般在一個月內恢複功能;中型者三個月至半年能恢複;重型者則不易恢複,往往並發有麵肌痙攣。因此,人們若想要預防賊風的侵襲,關鍵就是要增強體質,以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隻圖涼爽,要警惕風寒邪氣對麵部的襲擊。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防範秋季的賊風呢?
忌當風而睡。特別是夜晚睡覺開著門窗,這樣的風從窗口吹進來,或者正好對著我們的頭部或麵部,這都是要注意的。
忌夜不蓋被。有很多人睡覺的姿勢往往七花八門,第二天起床後,被子都不知跑到哪裏去了。這樣的睡法,很容易生病。
忌盲目脫衣。預防賊風侵襲,在平時要注意衣服的穿戴,不可盲目脫衣。當然,也不要過早添衣,凍一凍也會增加對秋季賊風的抵禦力。
小貼士風濕病患者怎樣安全過冬
冬季是風濕病最容易複發和加重的季節,在我國北方尤其如此。那麼,風濕病患者怎樣才能安全過冬呢?
1不諱疾忌醫,堅持服藥風濕病多需長期堅持治療,有些風濕藥物不能輕易中斷,隨意停藥甚至會引起病情複發。有的人如果是剛剛出現關節疼痛腫脹,要及時就醫,不應久拖不治,以免貽誤病情。
2飲食要有所製節一是忌過於辛辣。風濕病患者多有內熱,且熱痹居多,而辛辣之品易於傷津助火,所以不宜食用。
二是忌生冷油膩。風濕病患者內濕較盛,且多脾胃不和,生冷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易傷脾胃。
三是忌飲酒。很多人有個認識上的誤區:酒能舒筋通絡,冬天喝酒還能祛風祛寒。其實不然,酒性辛熱,對於偏熱有火的風濕病患者如同火上澆油。所以,風濕病病人喝酒要慎重。
四是忌葷腥海鮮。海魚、蝦蟹主張少吃為宜,羊肉也不主張多吃。
3保持心情舒暢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太過也會加重病情。情誌不舒,氣機不暢,對風濕病患者尤其不利。患者要積極的調適自己的心情,既不能情緒低落,也不可情不自禁,忘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