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再說這些還有何用?既然前來定當盡力而為!”我直接說道,不知為何,看到十三叔的臉總覺得是如此的陰險狡詐,在十人當中竟沒有他的身影,也沒有他家人的身影。
也許大家都認為整個葬禮是他出力出錢,所以也覺得合情合理了起來,但卻還是對其沒有任何的好感,按道理說確實不該擁有如此之想法。
十三叔也感受到了我的不耐煩,也不多說廢話,最後安撫了我們幾句之後便離開了。
抬棺上有規定,在起棺的時候,除了法師,任何人都不能觀看,否則會倒黴一輩子的,所以從未見過有人會把一輩子的運氣放在偷窺一眼之上,個個都避之不及,沒一會兒,偌大的內場裏竟隻有不到二十個人,除了我們抬棺的,剩下的竟是法師。
對於這點,大家可謂是執行得不折不扣啊。
十個抬棺之人,在平均年齡在三十歲以上,可無奈的是我和全子竟然也被拉高了平均值。
小時候我們聽過的傳說可謂是數不勝數,比如就有說道這如今的抬棺,有人曾言,抬棺就好比上路一般,這是這個入葬之禮中最為恐怖的一幕。
隻有棺材被抬起來的那一刹那,即使你沒有調整好自己的位置和心態都得咬牙堅持下去,因為抬棺是不允許停下來的,更不允許期間有任何的披露,比如半道上就換下了人,這也是不允許的。
會被視為對死者不敬,也是要受到懲罰的。
而已機會隻有一次,必須一次成功。
此時我和全子被分配到了一起,不過他在前麵,我在後麵。整個棺材兩旁各五位,可按照平衡感來說,應該是兩側各四個,還有前後各一個才對的,畢竟這樣一來都可守的各處平衡,也就容易得多了。
可村裏的說法是,死者為大,即使是抬棺之人都不能搶死者的路,否則被視為搶道,寓意為必死者先行,視為不吉利。
無奈大夥這才想起了這麼一個辦法。
可好奇的是法師卻可以行走在前,也許是因為他們是法師吧,具體的原因,誰又知道呢,這畢竟都是封建的俗禮了,隻不過也為緬懷對先人的尊重罷了。
此時眼看就要起棺了,法師們的敲鼓聲更是急促了起來,鼓聲陣陣直擊直擊的內心,砰砰地跳個不平,卻明白此刻最需要的就是冷靜,決不允許出錯。
一旁的法師們都圍繞著我們不停地敲鼓,念經。
聽說如此做派也是因為害怕一次不成,或是起棺是有何差錯,也好立即上去頂住,這也是法師們最為注重的環節了。
“仙人起駕,旁人回避咯....”隨著法師們的一聲大喊之下,我們十人立即統一行動架起了棺材,“喏....”十人大喊了一聲便成功了起來,巨大的喊叫聲充斥著整個內場,更是蓋過了敲鼓聲。
當架起後這才發現原來一點都不重,也許是因為人多力量大的原因吧,總之已經順利起棺了,大家夥那顆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了。
原本以為就要啟程了,卻被法師們通知還是不行,還要在做一場法事方才可以上路,整個內場都安靜的可怕,已經沒有了敲鼓聲了,隻有法師們口中不停地念叨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