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整軍片刻,王才便下令繼續行軍。
出於人道主義,王才答應了郭大的一個請求,在戰事結束之後,把這些人和寨中的老弱婦孺帶回曲阿安置。
前提是,所有無傷殘的青壯年,必須自食其力,若再做出什麼偷奸耍滑的事,可就法不容情了!
這也是為了消除郭大的後顧之憂,畢竟這近十年的感情,也不是說斷就能斷的。
……
兩個時辰之後,夕陽的餘暉映紅半邊天空。
王才也已經率軍翻過了十丈崖,此後隻需往西北方向走十餘裏的緩坡,出了山,便可到達阜陵縣。
王才這一路上,依然不時的去回憶郭大這個名字。
他越發的篤定,自己以前看到過,或者聽到過這個名字。
可任憑他怎麼回憶,卻始終沒有絲毫的頭緒。
罷了!越想思緒越亂!
王才索性將心中的這個疙瘩先放到一邊,進入情報係統查看附近的情形。
他熟門熟路的找到了自己的坐標,隨後再往附近查看。
原本滿滿的浮標,在短短的一天裏,已經少了許多。
真不愧是曆史上人口削減比例最大的時代!
此時他們距離阜陵縣還有八裏的距離。
在阜陵周邊百裏之內,有著十幾個浮標,多的有兩千人,少的也有三四百人。
“曲阿到底是遠離中原啊,人口數量不濟,久無兵戈作亂,一方百姓易於偏安。”
他按照自己心中的規劃路線,一點一點向阜陵北方看去。
這時,他看到阜陵北麵十數裏處一個浮標卻讓他瞳孔一縮!
“黃巾-方鶴。”
黃巾軍!
這個浮標下方顯示的人數,竟有八千兩百人之多!
而看著他們前進的方向,竟然也是阜陵!
王才急忙點開阜陵的詳情查看。
城中守軍兩千,新募兵丁一千,民兵一千。
最重要的是,沒有戰備!
阜陵位於滁河北岸,從這支黃巾軍的行軍路線判斷,應該是從橫臥在徐州和揚州之間的天長山潛入,沿著滁河一路向西,再繞過自己腳下的這座山脈,行至阜陵城北。
一支八千人的黃巾軍,無聲無息的靠近阜陵縣城,僅剩十數裏之遙,城中守軍竟然還沒有絲毫的戒備!
這顯然是守軍將領自認為遠離中原戰場而托大,沒有安排巡邏的哨騎!
殊不知喪鍾已悄然奏響!
王才轉過身對傳令兵說道:“全軍加快腳程,天黑之前,務必趕到阜陵北城門!”
傳令兵聽令後,便去後方傳令。
周瑜聽了不解的道:“漢興兄,我軍接連跋涉五日,已是人困馬乏,為何不選擇最近的南城門入城?”
王才組織了一下措辭,回道:“阜陵北望中原,南鄰滁河,數日前我曾截獲一封黃巾軍報,得知近日有黃巾軍進犯阜陵,我們若要摸清敵情,就必須盡快趕到!”
周瑜詫異的看了王才一眼,他發現越來越看不透王才了。
他有時候甚至的覺得,王才就是一個天人,可以洞悉世間萬物!
……
半個時辰後,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王才所率王家軍步卒經過長時間奔襲,已經筋疲力竭。
趕到北城門附近之後,王才便把八千黃巾軍往阜陵進軍的事以截貨密報的方式,給孫策也說了一遍。
孫策聽後也對王才的手段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當他們來到阜陵北城門,見城門已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