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3章 子宮內膜癌對女性的傷害(1 / 1)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見的三大惡性腫瘤之一。50歲左右的女性是高發人群,以致有些絕經後的女性朋友出現少量不規則陰道流血就嚇得不得了,以為長了子宮內膜癌,女性朋友有這種警惕說明自我保健意識提高了,但最好還是先不要自己嚇自己,應該去醫院進一步檢查才能確診。

子宮內膜癌的一般症狀:

(1)陰道流血:可表現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經間期出血,其流血量時多時少,時間長短不一;有的老年病人閉經後又出現陰道流血,而且斷斷續續。這是因為子宮內膜癌組織很脆,容易壞死脫落,引起陰道流血。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切不可認為是絕經期月經紊亂而延誤診斷和治療。

(2)陰道排液:早期患者可表現為白帶增多或血性白帶。如果繼發子宮內膜感染,陰道可流出血性液體或漿液性白帶,或伴有惡臭味。

(3)下腹疼痛:一般不引起疼痛,有些病人在早期僅有輕度下腹疼痛或酸脹。但到了癌腫瘤晚期,由於腫瘤侵及或壓迫盆腔神經,導致下腹、腰、腿疼痛。另外,繼發性感染,造成盆腔積膿、積血或刺激子宮,引起子宮收縮,發生下腹疼痛,並出現感染症狀。晚期子宮內膜癌病人,可在自己下腹部摸到不能移動的包塊。這可能是腫大的子宮或腫瘤擴散,直接蔓延到臨近組織,如腸、膀胱、大網膜、腹壁等引起的。

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並在醫生的指導下做進一步的檢查。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不斷攀升,一些專家認為,濫用雌激素就是罪魁禍首之一。

女性的子宮內膜受雌激素的作用而出現增生表現,長期過多的雌激素刺激使子宮內膜呈增生過長,不典型增生,甚至癌變。有些女性患更年期綜合征、性腺功能不全等病,需要補充雌激素。如長期使用雌激素會使子宮內膜癌發病增加,加用孕激素後可使發病率下降。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療的病人,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自己不要濫用,以防子宮內膜癌的發生。

另外下列情況導致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也較大:

(1)體重超標的肥胖人因脂肪多,體內貯存雌激素多;

(2)有高血壓史。內膜癌患者中有50%有高血壓史;

(3)糖尿病患者;

(4)絕經年齡≥55歲者;

(5)未生育或生育少者;子宮內膜癌經過治療,一般也可以獲得滿意效果。

早期子宮內膜癌大多采用手術治療,如果健康狀況不宜手術,用放射治療效果也較好。早期未生育的年輕婦女,根據情況酌情可不必手術,用孕激素及化療也有療效,但必須去醫院密切隨訪。

女性朋友,尤其是絕經期女性朋友要對子宮內膜癌保持警惕,定期去醫院做婦檢,避免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