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椅的發展與展望
產業發展
作者:王倉庫
摘要:牙科椅是口腔醫學的主要診療設備之一,是牙科患者在診斷、治療、手術等過程中的載體,可供患者在牙科椅上進行坐臥等多種姿勢。文章簡述了牙科椅的發展史,提出口腔醫療服務的發展趨勢決定了牙科椅的需求在相當長時間裏將呈穩步上升趨勢,論證了牙科椅未來的美好前景。
關鍵詞:牙科椅;醫改政策;口腔醫學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28-0003-02
1 牙科設備和口腔醫療的發展史
1.1 牙科設備曆史回顧
從17世紀中使用的弓型牙鑽開始,到18世紀中的發條式“森馬伊”牙鑽機,19世紀中期腳踏式牙鑽機問世,經曆了三百多年的曆史。最早無專門的牙科椅,而是用普通座椅,或將普通座椅稍加改造作為牙科椅使用。1790年出現了稍加改造的牙科椅,裝備了固定的頭托和右扶手。1875年出現了手搖牙科椅,已可以變換患者體位。20世紀初,出現了油泵牙科椅,很快普及並延續至今。
1.2 我國口腔醫療的發展
由於“牙病不是病”的觀念長期占據在我國民眾的潛意識中,牙科醫療也就被排在醫療發展序列的最後一位。這是束縛我國口腔醫療以及裝備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期以來,我國口腔醫療體係整體裝備水平落後,與發達國家有極大的差距。從1949年到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間,我國口腔設備總量據估算不超過1.5萬台,醫院按行政級別配置牙科醫生,一般縣級醫院為1名,地級為3~5名,省級為5~10名,專業牙醫嚴重不足。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口腔醫療得以快速發展。1996年由衛生部在北京首次舉辦了口腔設備與技術展覽研討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9屆口腔設備材料暨技術交流會,除此之外,每年還在廣州、上海、成都、西安等地舉辦有關醫療器械的大型交流會。參觀人員、參展商已涉及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與世界口腔產業的接軌構建了堅實的橋梁。
1.3 政策的扶持
針對我國較落後,特別是縣級以下醫療行業落後的現狀,近年來,國家也推出了有力扶持政策,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推出了“醫療器械專項扶持”政策;科技部於2011年11月公布了《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十二五”專項規劃》,對醫療器械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3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幹意見》,首次明確提出,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的發展目標,明確支持創新藥物、醫療器械、新型生物醫藥材料研發和產業化等。業內人士認為,這將以重塑整個健康產業格局的方式,對傳統藥品和醫療器械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工信部統計,2012年全國醫療器械產值為1398.6億元;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推算,產值超過3000億元。據保守估計,到2015年醫療器械產值將達到4500~5000億元。這些都預示著醫療器械行業機遇的到來,行業成長潛力巨大。
2 現代牙科椅
2.1 現代牙科椅的結構
現代牙科椅一般是指液壓或電動牙科椅,采用電腦板控製,用以承載牙科患者並可以變換乘坐者體位的醫療設備。牙科椅的結構一般可分為底座、升降裝置、俯仰裝置、頭枕、靠背、座墊軟墊、扶手及電氣控製等幾部分,它的動力係統一般是電機或液壓裝置,醫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預設幾個常用的椅位;按照它與牙科治療台的連接關係可分為機椅連體式和分體式,機椅連體式又可分為機載椅式和椅裝機式;另外還有三折式牙科椅。在實際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將牙科綜合治療機和牙科椅整體統稱為牙科椅。機椅連體式和分體式牙科綜合治療機各有優缺點,椅裝機式牙科綜合治療機在牙科椅升降時可以保持手術燈、器械盤、痰盂等與乘坐者同步運行,相對位置穩定,而分體式牙科綜合治療機在這一方麵往往不同;但分體式牙科綜合治療機在運輸、搬運、安裝方麵卻占有優勢,而且牙科患者在變換體位時,手術燈、器械盤等不會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