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想要抵達黑門是不可能徒步走過去了,無論如何都要以飛行姿態才能踩上黑色的階梯。最好的選擇就是從入口的側麵靠近,這個進入點可以避免從正麵射來的阻擊。
強襲的戰鬥群再是心急也得耐心地先向兩處集結,而在正麵隻敢在地平線附近設置一些偵察力量。視界的山後便是最好的掩護位置,偵查機甲通過釋放高速飛行器來獲取實時圖像。
這樣的戰鬥信息先是被上傳到主持攻擊的聯隊長官那裏,然後再通過他的高功率設備直接上傳到艦隊的指揮係統。既然想讓那些膽小鬼們留下就得提供一些實在的理由,隻有使得將軍們安心才能繼續這場戰役。
那些家夥們就算在努力逃竄也會分心關注這邊,並且同時會提供給一大票專業的分析師們。
他們能從拈花女孩的風景照片判斷出物種的來源,進而知道那是在那顆星球上拍攝的,女孩的種族、歲數與健康程度如何,以及通過其身著織物判斷出工農業的某部分線索。
艦隊的離去就說明失去了最大火力支援,但那些智囊們還能通過觀察分析提供另外的力量。或許有人能提供減小傷亡的辦法,也應該能從中得到獲得勝利的建議。
消息傳上去了就是為了獲得回報,而傳回來的信息卻並不是那麼美妙。因為沒人能認出那座黑門的外形與來曆,從海量數據庫中也隻能找出勉強相近的構圖。
有的信息指向某個宗教的儀式祭壇,有的信息指向堵住排水口的塞子,而有的幹脆就指向欣賞者寥寥的所謂藝術品,並不能給即將發起的戰鬥提供任何幫助。
大門畢竟是要連接不同空間的,孤零零的矗立在開闊海邊有什麼用呢?難不成那裏曾經有一個高大建築?或者真就如分析所說是個地下掩體入口?但這樣的掩體構造也實在太陡峭了吧?
聯隊長官木著臉孔就任由專家們喋喋不休,轉過身便要求一線部隊發起進攻。因為他能提供的幫助其實也很有限,還不如發揮一線戰鬥人員的主動性。
以往最賴為支撐的遠程火力已經失去了作用,多年的知識積累和智囊團也隻能在一旁幹瞪眼,降至星球的武裝都是散落四處,就是想要向這裏聚集也得花費一段時間。
也就是說短期內隻有自己這一支能發起突擊,可以說承擔了前所未有的極大壓力。但就算存在較大失敗可能也得咬著牙堅持,就算是全軍覆沒也隻能權當火力偵察了。
攻打有護盾的所在從來都不是容易事,因為配得上這設備的地方也通常能配備得起精銳部隊。所以接下來的事情就隻能看近距離突擊成果了,隻希望傷亡程度不要太過慘重就行。
不過也正由於一線戰鬥人員擔負了最大危險,所以他們便獲得了以選定方式發起戰鬥的自由。至於突擊時間則是被卡得死死的,最多隻能在行進的間隙稍微調整一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