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2章 肝病患者用藥學問多(1 / 1)

在我國患有肝髒疾病的中老年人有很多,尤其是慢性肝炎的數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多的。近年來脂肪肝和酒精肝等等肝病的發病率都在逐漸的增加。患有肝病是要積極的治療,但是在這些患有肝病的中老年人中難免還會患上其他的疾病,存在一個如何正確使用藥物的問題。

藥物對肝髒的損害方式各不相同,有的藥物最初隻是幹擾肝細胞的某一代謝的過程,間接的促進肝細胞壞死;有的藥物對肝細胞有著直接毒性作用,破壞著肝細胞的整個結構;有的藥物作為抗原,在體內和肝髒內通過抗原、抗體反應而破壞肝細胞。所以,有肝病的中老年人應慎用對肝髒有毒性的藥物。

對肝髒有毒性的藥物

1.對非那西汀、新生黴素、氨水楊酸、含碘的造影劑、蛋白質合成激素、避孕藥等磺胺類,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膽紅素代謝紊亂,引起轉氨酶身高和黃疸。

2.對驅蟲的硝硫氰氨、博來黴素、硫唑嘌呤、絲裂黴素、乙酰氨基酚、治療放線黴素、血吸蟲病藥物等抗腫瘤藥物以及大量煙酸、安妥明等治療皮膚病的甲氨蝶呤、降脂藥以及中藥跌打丸都可因劑量大而引起肝細胞的壞死,甚至小劑量也引起變態反應而發生黃疸、轉氨酶升高,較嚴重著還存在著死亡的危險。

3.異煙肼和利福平是常用的有效抗結核藥,但可引起過敏性肝炎和膽汁淤積;治療糖尿病的氨甲磺環己均、甲磺丁脲極易引起肝損害,吲哚美辛可引起嚴重肝壞死;氯丙嗪,丙氯拉嗪、乙酰丙嗪、三氟拉嗪等均可引起膽汁淤積性黃疸。紅黴素丙酸酯引起黃疸,靜脈滴注四環素引起肝壞死,三醋夾桃黴素可以導致黃疸。

4.濫用改變血液動力血的血管收縮藥和全身麻醉藥、抗高血壓藥和部分鎮靜安眠藥,以及神經阻斷藥,長期應用活血化瘀的中西藥物都有可能引起肝髒血液循環功能障礙,產生新陳代謝功能紊亂,造成肝功能障礙遲遲不愈。

5.在一部分急性肝炎和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中,大量長期應用皮質激素,可因脂肪代謝紊亂出現肥胖、免疫功能抑製、真菌感染和繼發細菌。進食良好的慢性肝炎患者,長期大量因公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可以引起脂肪肝,以致肝功能長期不良。又如重症肝炎伴有腹水或尿少的患者,不適當的應用強效利尿劑,容易引起大量水電解質丟失而誘發肝昏迷。

肝病患者如何用藥

1.有輕微肝損害的中老年人,最好不用藥,特別是非重型的病毒性肝炎,這樣的病情可以自行恢複,當服用非特效藥物不但對肝髒無益,而且還會損害身體的健康。

2.患有肝病的中老年人應該少用藥,對於非用藥不可的較重肝病患者,應該選用有效的藥,選擇最小的劑量和最短的用藥時間。

因此,患有肝病的中老年人要盡可能的少用藥或不用藥,肝病主要靠“養”,中老年人應注意不要太勞累,注重合理的飲食。

子女奉孝箴言:

患有肝炎的中老年人用藥過多、或著盲目用藥,都會弄巧成拙,影響病情甚至加重肝的損害。所以,如果患有肝病,在治療時應注意慎重、合理地選擇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