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蜀機關部門的運作,還沒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全國各地都建起了大蜀帝國報社的機構。
一個國家的強大執行力就這麼完全體現出來了,如果一件事情真的確定下來,那麼接下來舉國上下支持,這件事情會發展的很快,快到不可思議。
就好比是這大蜀帝國報一樣,除了大蜀帝國報,各種報社也都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
能做到這個位置的大臣都不傻,知道這報社必然是目前極好的聚寶盆,所以一個個都選擇了各大商會與其合作開設報社。
商會想借這些人的權勢來為報社保駕護航,這些人也想借助商會為其賺錢,所以也是各有所得,辦的很愉快。
同樣這也限製了報社的自由性,就好比是糜族的商會辦理的大蜀政治民生報,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報道糜家任何人的壞事吧?
至於不和大蜀的各大權臣合作,那你怕是做夢吧,就好比是你一個地位卑賤的商人,要是敢報道一個高官的花邊新聞,隻怕是要進號子吧。
但是現在最官方的報社還是大蜀的官方報社,大蜀帝國報,這點是無法撼動的,大蜀帝國報之下也是按照李易之前所言的計劃中進行了分類和價格調整,這將來將是大蜀的又一個聚寶盆。
李易計劃將大蜀報給分為大蜀帝國政治報,大蜀帝國軍事報,大蜀帝國趣事報,大蜀帝國民風報,炎黃大陸各國權臣報。
政治報顧名思義,就是大蜀帝國的朝政,軍事報也是一樣,趣事報主要報道一些民間趣事和大蜀高官的花邊新聞,民風報就比較有意思了,它主要報道大蜀各地的風土人情,然後介紹當地的一些值得推薦的地方,這個民風報的推薦則是有錢就可以買的,價格還非常昂貴,不過縱使其價格昂貴,怕還是有很多酒樓茶樓都願意找其合作,所以也是大蜀帝國報的搖錢樹之一。
這樣就能做到最大的利益化,喜歡看軍事的買軍事報,可能為了了解政治還會買政治報,喜歡看趣事報的可能會買炎黃大陸各國權臣報,這樣就賣出去了多份報紙,賺的錢也是多份。
李易後期還會做更多的東西,不過這些新招還是等市場稍微飽和的時候來開拓市場的。
這種事情李易做的是毫無壓力,上一世界的花花公子,時尚芭莎,男人幫,各大花邊新聞報社這些都是前輩,值得學習。
李易其實是很不了解那些穿越者前輩一穿越過來起家的時候做的都是做生意的,要知道在古代做商人是要遭人白眼,完全不利於朝堂上發展的,但是這報社就不一樣,做報社的人本質雖然是商人,但是卻完全可以說哪些人是上流社會,而擁有著這種決定權的報社也是各大上流社會的座上賓。
所以以前的李易每次想到如果有一天自己穿越回古代,那自己就去辦報社,結交上流社會,然後在一步步踏入上流社會。
雖然自己這一穿過來就是上流社會,但是還是不妨礙李易心中的那種想從小百姓一步步爬成高官的惡趣味。
而大蜀帝國報第一期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其引起轟動的就是大蜀帝國政治報。
大蜀帝國政治報:“我國太傅李易,將於三天後成功到達大都,完成本次出使。本次出使為當時的先帝的落幕之戰,也是我大蜀的恥辱之戰後續。當年先帝一戰落幕,隨著先帝共同離開的還有我大蜀倆大一字並肩王和八十萬我大蜀兒郎。由於此事發生的十分迅速,大秦帝國和大唐帝國損失慘重,令大秦帝國和大唐帝國的國主十分震怒兵發大蜀,為了求和,李易太傅決定在十年內賠償倆國各五千萬,本次出使就為大蜀的第一次賠償損失,還請大蜀的百姓們勿忘國恥,為我大蜀強盛做出貢獻。”
這一消息雖然之前就在民間流傳了,但是其還是由於交流溝通的局限性,有很多偏遠地區都沒有得到消息,現在有了大蜀帝國政治報,所有的大蜀百姓都了解了。
隨之而來的就是民憤,這件事情就是好比自家孩子去打架,被打個半死還要陪人家錢,這件事情先不談對錯,光是主動找事被ko了一頓就是很丟臉的事情了,現在還賠了天價的賠款,這當然看不過去了。
據說各大熱血青年都在踴躍參軍,主戰派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李易之前也有考慮過這種情況,大蜀現在有多憋屈,在三年後的群雄逐鹿版本就有多強勢,這三年內,所有的賠款發生李易都會讓大蜀帝國的各大報社重點報告,鬧得大蜀人盡皆知,就是讓其憋屈,就是讓其壓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