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沒上戰場的兵,不叫兵(1 / 2)

李易回過神,看著麵前的陳慶之,也是越看越滿意:“慶之,我看你的裝扮,你這些年來學的是帶兵打仗吧。”

陳慶之點點頭:“嗯,師叔,慶之年幼之時家中曾有倆卷軍書,所以慶之對也疆場更感興趣。”

李易滿意的點點頭:“慶之,那你為什麼選擇跟著我呢?”

陳慶之狂熱的看著李易:“師叔本就是天縱奇才,慶之甚是佩服。所以也想跟在師叔麵前,侍奉左右。”

“嗯,不過慶之你放心,不出三個月,定讓你馬踏疆場。”

陳慶之也是感到不可思議,目前九國的形勢相對還是比較穩定,三個月怎麼可能會發生戰端?

目前大秦帝國和大楚帝國目前雖然是插槍走火,但是由於項羽天生就和劉邦不對頭,所以和大漢帝國也是有點摩擦,倆麵開戰,縱使是項羽也有點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麵,所以也隻是摩擦,並沒有上升到衝突的地步。

大隋帝國和大唐帝國也是摩擦不斷,但是由於北絨帝國和大蜀帝國的虎視眈眈,所以其也也是很平穩,並沒有起太大的戰端。

至於華夏帝國,他向來也是個奇葩,和編外的蠻夷打的不可開交,一直緊緊咬著編外蠻夷不放。

但是讓李易不解的是,為什麼曹操的大魏帝國居然是一點動靜都沒有,按照曹操那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性格,怎麼可能會毫無動靜?

不過李易也沒有多想,他之所以這麼有把握,可不是他自己推測的,而是坑貨係統說了,就是最近就會開啟群雄涿鹿了。

要不是係統介入,按照這些梟雄的性格,早就是打起來了。而係統也說了,前期不過隻是新手村而已,現在才是真正的九國爭霸。

“慶之,你先去收編陳到將軍留下的精兵吧。”

陳到這個人,如果了解的人就會知道,他最厲害的不是武藝,也不是統兵,而是練兵,李易的禁衛軍就是原來劉備的禁衛軍,白耳精兵。

三國時期可以和曹魏的虎豹騎相提並論的精兵。

陳到的性格又畢竟嚴謹,李易讓其帶走他卻要留下保護李易,所以白耳精兵並沒有被陳到帶走。

而陳慶之來了就剛剛好,無論是統兵,還是練兵,還是個人武藝,陳慶之都是最為厲害的那一撮人,所以李易也是想看看這隻白耳精兵在他手上能有多大的能量,加上陳慶之的被動,李易也是想看看這群精兵能到什麼地步,能不能更強一籌。

陳慶之點點頭,他也想看看這名聞天下的白耳精兵。

李易帶著陳慶之低調的離開了大蜀帝國的都城,白耳精兵的大營在城外的山上,城內隻能有一隻軍隊,那就是皇帝的禁軍,當白耳精兵成為李易禁衛的那一刻,他們就不能在城內安營紮寨了。

李易和陳慶之剛走到離白耳精兵大營還有數公裏的地方,就聽見了熱火朝天的操練聲。

一個真正操練的漢子用槍背拍了拍前麵人的肩膀:“唉,隊長,你說老大為什麼不帶咱們一起前往南方軍團啊?”

前麵隊長也是眉頭一皺:“三子,你給我老實點,現在還是操練時間,老大剛走你就這麼散漫?”

三子也是脖子一縮,小聲嘀嘀咕咕道:“我這不也是想老大嘛?成天操練有什麼好玩的,能去前方戰線才是最好呢。唉對了,老大,聽說咱們北方軍團的那邊和大秦帝國摩擦不斷,你說要是副統領申請咱們去北方軍團那邊該有多好?”

隊長看著滿臉向往的三子,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麼,這群人中其實是真正的白耳精兵的很少,真正的老兵都是在戰火中磨練出來的,這三年來都是平平穩穩,大蜀帝國根本就沒有和哪裏發生過戰事,連邊軍都沒有見血,更別說現在身為李易近衛軍的白耳精兵了。

沒有經曆過戰事的新兵蛋子都是向往著能夠在戰火中出人頭地,而經曆過戰事的老兵卻恨不得國泰民安一輩子。

“唉,隊長,我三子如果能夠在戰場上立功,那我就可以錦衣還鄉,迎娶村長家的閨女了。也能買幾畝地,讓老爹老娘不用給那些地主幹活了。”

隊長好像也是想到了什麼,嘴角上揚:“會有機會的。”

他記得他當年似乎也和他的隊長說過差不多的話。

其實每一個自願當兵的人都是苦難之人,士農工兵商,要知道士兵的地位也僅僅是排在商人之上的,可以看出士兵的地位有多低下,更何況還會死人的,如果有選擇又有誰願意從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