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方法:眼部用消毒紗布或用幹淨手帕敷蓋,不要加壓,麵部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以助止血,然後送醫院急救。途中要避免顛簸,以防加重傷勢。
2.割脈:割脈會引起大量出血,使肢體循環血量驟減,若延誤搶救時間,則會出現休克而死亡。
急救方法:①迅速將無菌棉墊或消毒紗布折成多層壓迫止血,或加壓包紮傷口。②加壓包紮後血仍不止者,應在心髒近端按規定方法用止血帶止血,或在血管搏動明顯處采用血管鉗止血。③傷者取頭低足高位,以保證腦部和重要髒器的血液供應。④送醫院急救。
3.洗澡時暈倒:有的人在洗澡時常會出現心慌、頭暈、四肢乏力等現象,嚴重時會跌倒在浴室,造成外傷。
急救措施:①出現這種情況不必驚慌,隻要立即離開浴室躺下,並喝一杯熱水,慢慢就會恢複正常。②如果症狀較重,要放鬆、休息,取平臥位,最好用身邊可取到的書、衣服等把腿墊高。待稍微好一點後,應把窗戶打開通風,用冷毛巾擦身體,從顏麵擦到腳趾,然後穿上衣服,頭向窗口,就會恢複。
4.嘔血與黑便:嘔血與黑便是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一種表現,一般由食管、胃、十二指腸和肝髒等疾病引起。
急救方法:①讓病人迅速安靜下來,臥床休息,頭側向一方,暫勿搬動,保持安靜。如發生休克,頭部輕輕放低,足部抬高,並注意保暖,但不宜太熱。如有嘔血,不要強行咽下,以免嗆人肺中。②在病人上腹部放置冰袋,以減少出血。③將中藥三七(3克)和白芨(9克)研粉用開水衝調,待涼後讓病人服用,每天3次,有良好止血作用。待病情稍穩定後立即送醫院救治。
5.鼻腔異物:孩子無意中會將異物如豆類、鈕扣、珠子、蠟筆、海綿等塞入鼻腔,成人則多半因意外事故使金屬片、玻璃片進入鼻腔。光滑小球或其他金屬物進入鼻腔,數周或數月可不產生症狀。而尖銳、粗糙異物可損傷鼻腔,發生潰瘍、出血、流膿或鼻塞。豆類進入鼻腔,因膨脹可突然引起鼻塞、打噴嚏,腐爛時有膿性分泌物及臭味。
急救方法:①異物剛進入鼻腔,大多停留在鼻腔口,成人可自己壓住另側鼻孔,用力擤鼻涕。聽話兒童,也可用此法。但2—3歲兒童不宜采用,否則有可能將異物吸入。②鼻腔異物擤不出或已經進入了鼻腔深部,特別是圓形異物,切不可用鑷子去夾,以免越滑位置越深,應立即送醫院處理。
家庭急救藥物
家庭急救藥箱可用一個有蓋的金屬或塑料盒子做成,並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急救箱內一般存放:繃帶、膠布和帶子、紗布、藥棉、三角巾、別針和剪刀。內服藥和外用藥要分開放置並要有明顯標誌。外用藥有萬花油、清涼油、紅汞、75%酒精各1瓶。內服藥有退熱消炎藥,如:撲熱息痛、新諾明;助消化藥,如:保濟丸、酵母片;防治感冒藥,如:速效感冒片、感冒靈;抗過敏藥,如撲爾敏;抗心絞痛藥,如:硝酸甘油等。
家庭急救須知
1.心絞痛:病人應立即口含硝酸甘油片,安靜休息,一般用藥幾分鍾後疼痛即可消失,然後送醫院診治。
2.心肌梗塞:應讓病人就地躺下,同時立即與醫院聯係,在醫生未到之前,如病人突然脈搏消失,心跳停止,應迅速在其胸前區叩擊幾下,一般可使心髒複跳;如仍不奏效,應作胸外心髒擠壓;如呼吸停止,應做口對口吹氣。胸外心髒擠壓應在胸廓正中間胸骨下大約1/2處進行,每分鍾擠壓60次為宜。口對口吸氣,每分鍾以12~15次為宜。
3.高血壓引起腦出血:切勿亂加搬動,以免增高血壓而加重出血,應把病人頭部稍微墊高並偏向一側,千萬別讓其摔跤。如病人嘔吐,要及時清除吐物,以免吸入氣管阻塞呼吸造成窒息。同時,應立即掛急診電話請醫院派人搶救。
4.食物中毒:如有頭暈眼花、惡心、麻木、發冷發熱,但神誌尚清,應讓其喝清水洗胃,並用筷子刺激咽喉部,讓其嘔吐,反複幾次,可達到排毒洗胃的目的。最好是請醫生進行搶救。
5.高燒抽搐:不要把衣服捂得太緊,讓熱量充分散發,並用棉球蘸酒精或高純度白酒擦身,同時送醫院診治。
家庭常備小兒中成藥可救急
家庭自備幾種兒科常用中成藥,對症按說明書服藥,可解燃眉之急。
1.至寶錠:具有清熱導滯、祛風化痰的作用。治療小兒停食著涼,發燒吐瀉,煩躁口渴,睡臥不安。
2.妙靈丹: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化痰作用。治療小兒頭痛發燒、咳嗽痰盛、氣促喘息、四肢抽搐、煩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