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色食物——維生素C的天然源泉
黃色食品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中的佳品,最宜患有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食用。黃色源於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二者功效廣泛而強大,在抗擊氧化、提高免疫力、維護皮膚健康等方麵更有協同作用。
玉米和黃豆是黃色食品的代表。玉米提供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等,可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成形和排出,防治便秘、腸炎和腸癌;還可調節血脂,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生。香蕉是很好的垃圾清理劑,能強化消化係統功能,同時還能清除血液中的毒素。
2紅色食物——添加能量
紅色食物有助於減輕疲勞,並且有驅寒作用,可以令人精神抖擻,使人充滿力量。紅色源於番茄紅素、胡蘿卜素、鐵、部分氨基酸等。紅色食物對男性的前列腺炎有益。
紅豆、紅薯等是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多種無機鹽的重要來源,可彌補大米、白麵中的營養缺失,經常食用可提高人體對主食中營養的利用率。
不過進食過量,會引起不安、心情煩躁,使人易怒,所以切記要適可而止。
3綠色食物——腸胃的天然“清道夫”
大部分的綠色食物都含有纖維素,能清理腸胃,防止便秘,降低直腸癌的發病率。另外,常吃綠色食物能讓我們的身體保持酸堿平衡的狀態,在更大程度上避免癌症的發生。不僅如此,常吃綠色食品還可以舒緩精神壓力,並能預防偏頭疼等疾病。
4紫色食物——延年益壽
甘藍、茄子以及紫菜都是含碘豐富的食品。除此之外,紫色食品還是男人的最愛,例如洋蔥就是著名的壯陽食品。另外,紫色的葡萄更是為皮膚的養護和心髒的健康立下了汗馬功勞,因為葡萄中富含維生素B1、B2,能加速血液循環。
5藍色食物——穩定情緒
藍色的食物並不常見,除了藍莓及一些漿果類以外,一些白肉的淡水魚原來也屬於藍色的食物。雖說藍色的食物有鎮定作用,但吃得太多也會適得其反,因為冷靜過度會令人情緒低落。為避免失控,進食藍色食物時,可以放點橙色的食物,如用香橙之類伴碟。
6黑色食物——益脾補肝
黑色的食物都是滋陰的佳品。蘑菇中含有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和抗衰老的抗氧化物質——硒,它有助於加速血液循環,防止皺紋產生。另外,黑米中含有18種氨基酸,還含有鐵、錳、鈣等多種微量元素。而黑芝麻中的維生素E含量極豐富,具有益脾補肝的作用。
7白色食物——蛋白質和鈣質的豐富源泉
通常說,白色食品如豆腐、奶酪等是鈣質豐富的食物,經常吃一些白色的食物能讓我們的骨骼更健康。同時,各種蛋類和牛奶製品還是富含蛋白質的優質食品,而我們常吃的白米則富含碳水化合物,它是飲食金字塔堅實根基的一部分,更是身體不可或缺的能量之一。
溫馨提示:
菜的顏色影響營養價值還反映在同類蔬菜的不同品種中,例如紅皮甘薯的營養價值高於白皮甘薯,黑木耳所含維生素高於白木耳,紅色胡蘿卜所含胡蘿卜素高於黃色胡蘿卜。另外,即使是同一株蔬菜,因不同部位的顏色深淺有別,其營養價值的差異也甚為懸殊,例如蔥的綠色部分所含維生素是蔥白部位的45倍,芹菜綠葉所含維生素C是莖白部位的4倍以上。
食物的“性”、“味”兩部曲
藥物有“四氣”、“五味”之分,食物同樣有“四氣”、“五味”的不同。一些人認為,凡是食物,你能吃,我當然也能吃,不存在什麼性味上的差異,那就錯了。
“性味”學說是中藥藥性理論的核心。補藥、補品的性味與功能是在長期醫療保健實踐中逐步形成,並通過反複實踐,不斷充實、發展而日臻完善的。“性”、“味”就是“四氣”、“五味”,這是中醫藥的獨特理論。“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區別,又有聯係。
1四氣
所謂“四氣”,即指飲食具有寒、熱、溫、涼四種性質。另有不寒不熱、不溫不涼的飲食,屬於平性。
(1)寒涼性的食物。大多具有清熱、瀉火、消炎、解毒等作用,適用於夏季發熱、汗多口渴或平時體質偏熱的人,以及急性熱病、發炎、熱毒瘡瘍等。例如,西瓜能清熱祛暑、除煩解渴,有“天生白虎湯”之美稱;綠豆能清熱解毒,患瘡瘍熱毒者宜多選用之;其他如梨、甘蔗、蓮藕等,都有清熱、生津、解渴的作用。
(2)溫熱性的食物。大多具有溫振陽氣、驅散寒邪、驅蟲、止痛、抗菌等作用,適用於秋冬寒涼季節肢涼、怕冷,或體質偏寒的人,以及蟲積、脘腹冷痛等病症。例如,生薑、蔥白二味煎湯服之,能發散風寒,可治療風寒感冒;大蒜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對肺結核、腸結核、急慢性腸炎、痢疾等都有很好的補養作用;韭菜炒豬腎能治腎虛腰疼;當歸生薑羊肉湯能補血調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