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是枯燥的,數字又是神奇的。試想一下,我們的生活中如果沒有了數字,那麼是多麼混亂。我們居住的世界有多大?我們和多少人一起共享這個世界?我們能在世界上生活多久?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數字告訴我們的。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隨著我們保健意識的增強,數字又在我們的養生保健中發揮了特殊的作用。如何才算是健康?如何才算是亞健康?如何才算是生病了?告訴我們答案的就是一些有科學依據的數字。
在我們日常的起居飲食以及各項活動中,也常常是數字告訴我們一些準確的健康信息,請看下麵這段文字:
每日吃鹽量以5克為宜,不要超過6克。我們知道,人24小時的排鹽量為3~5克,那麼在食物中每日補充 5克鹽,正是失去和補充相當的數字,可以滿足正常需要。而要把每日的吃鹽量限製在5克以內,也不容易。這需要改變一下我們的飲食習慣才行。因為在我國,尤其是北方居民,吃鹽量普遍偏多,多在每日12克以上,個別地方,有高達20~30克的。要把人們這種不利健康的習慣一下子改變過來,也是相當困難的。但當人們知道了少吃鹽可補鈣,不花錢也可補鈣的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適當減少鹽的用量,還是可以辦到的。
很多人已經知道多吃鹽對健康不利,但每天到底要吃多少鹽呢?上文明確地告訴你每日補充5克鹽就可以了。數字就是這樣神奇,它能夠很精準地嗬護我們的健康,從而讓我們生活得更理性。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我們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了很多慢性病的發生,要想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我們就必須關注一些與我們健康息息相關的數字。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一些我們生活中的數字,也就改變了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以前你每天吃完飯就急匆匆地出去散步了,因為你信奉“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實你這樣做是不科學的,散步的最佳時間是飯後45分鍾至60分鍾。你犯的錯誤就在於你不知道飯後的數字,吃完飯了就是飯後,如果沒有數字的提示,這個飯後的概念是模糊的。
是數字使一些模糊的概念變得明確,為我們的健康提供了一些很精準的依據。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嗬護我們的生命,牢記一些與我們健康息息相關的數字,會使我們在養生保健中少走很多彎路,從而更易於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本書告訴讀者的正是一些跟健康有關的數字信息,這些數字是生動的又是有趣的。可以讓讀者在得到一些很實用的健康知識的同時,又體味到某種生活的情趣。知識性和趣味性形成了本書的兩大特色,翻開它,您會感受到一縷縷宛如親人般的溫馨叮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