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縱連橫“大武夷”商圈整合出“商團”
會商天下
作者:楊誼興
近年來,地市縣級商會與行業商會紛紛成立。發展至今,不管地市縣還是行業商會,其中部分商會發展良好成為翹楚,運作的亮點及做法值得效仿。而更多的尚處於生存期,需要不斷汲取經驗,穩步向前。
不論大家如何看待商會發展,有一點不容置疑:商會作為一個交流合作的互動平台,已吸引越來越多的閩商群體的熱愛與推崇,受到政府有關部門領導的肯定與支持。作為聯接政府及企業與社會的橋梁和紐帶,其溝通作用與日俱增。
翹首以盼:
商會合縱連橫
從總商會成立10周年的光榮與夢想中,我們已分明感受到商會圈正走向合縱連橫時代。合縱連橫,前提要“合”。北京市工商聯與總商會行業商會,比如木業商會,就是兩塊牌子、一套機構。
隨著我國民營經濟不斷繁榮,在福建乃至全國各地,非官方的商幫、商會團體逐漸浮出水麵,發展勢頭良好。這些商圈,大都以地域為結盟統帥,比如,潮汕商圈、溫州商圈、寧波商圈。而後,跨越地域、行業界別等組建大商圈,如晉商、徽商。現今浙商、閩商,以驚人的速度在全國乃至海外各地城市生長起來。通過商圈整合逐漸顯現大“商團”的身影,勢必為商人群體之間的大聯合、大發展帶來“正能量”。
建甌商會是總商會的一份子,是一支重要的生力軍。倘若挾“五嶺逶迤騰細浪,烏雲蓬勃走泥丸”之勢,以“而今邁步重頭越”之氣概,因勢利導,必將為構建“大武夷商團”注入新的強大生機與活力。
商會聯盟:
合力、合麗、合利
在今年5月中旬,由葉華貴會長率團的水產農特產商會一行30人,前往寶島台灣進行商務考察。在高雄市,與戰略聯盟合作單位——南台灣文化暨經濟產業聯盟協會聯合主辦“2013兩岸農漁產品貿易洽談會”,在簽約儀式上,協會理事長陳良沛先生提出兩岸農漁產業要共創雙贏、擴大交流與提升實質效益,應倡導“合力、合利、合麗”之原則精神。
合則兩利。
這可以成為眾多縣市級商會抑或行業商會發展商會聯盟的指導原則。
4月26日,水產農特產商會聯合茶業商會、食品調味品商會商談商會聯盟事宜;8月12日,簽訂“北京福建食品農產品商會聯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
無獨有偶。此前的6月8日,建甌商會聯合延平區商會、建陽市商會、政和縣商會、順昌縣商會等五會秘書長,研討組建“閩北商會聯盟”的可行性,期望在各相關產業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合力,抱團合作。借助商會聯盟優勢資源搭建起一個更為廣泛的合作平台,對於提升聯盟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促進產業行業自律、增強行業企業話語權等方麵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合麗,賞心悅目。以互信為基礎,擴大人文交流麵與實際合作麵,減少、降低中間的落差,加速互動。產業界及民間力量的蓬勃發展,帶來服務性質的整合平台及窗口開放,有助於化解分歧與誤解,更有助於提升文化及經濟發展效能,產生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線。
合利,多贏共贏。創建聯盟需秉承“戰略合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濟共贏”的精神,集中優勢力量、聯合尋找並運作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不斷推動聯盟及聯盟成員的更好發展,進而不斷推進國計民生大發展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