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炒牛肉,紅燒草魚,家常豆腐,豆角炒菜花……郭海濤宴請段雲的這次家常宴絕對堪稱豐盛。
即便是經常出入大飯店的段雲看到這些精美的家常菜後,也不禁食指大動。
盡管在坐上飯桌前,段雲依舊沒有完成最後一道題的計算,但無論是郭海濤和段雲都明白,解出這道題剩下的隻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看著身邊的段雲,郭海濤如同意外找到一件夢寐已久的瑰寶一般,眼中滿是驚喜和激動。
一般人是很難理解郭海濤的這種激動心情的。
才能越大,擔負的責任就越大。
作為一個國家級的頂尖學術人才,郭海濤帶領的團隊常年為國家研究一些具有重大意義的科研項目,從民用到軍用,無一不牽扯到整個國家的發展和命脈!
尤其是在目前華夏麵臨的惡劣的外部國際環境下,郭海濤常年負責的國家軍事項目的科研項目則更是關乎國運的興衰,這種壓力和使命感,也絕對常人能夠想象的。
隻是如今的郭海濤盡管享受著國家給予的最好的待遇,最精細的醫療保證,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郭海濤的體力和精力也在逐漸衰褪,麵對繁重的研究工作也越發的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生在新中國,長在國旗下。
郭海濤對祖國的忠誠毋庸置疑,而且他的愛國程度也絕對堪稱當世華夏的楷模。
多年來,郭海濤夫婦將半世獲得的千萬家財基本上全部都捐獻給了慈善機構,每月的退休工資還要拿出大半支持貧困山區的孩子,是真真正正的高風亮節,兩袖清風。
郭海濤對自己的生活也非常知足,有相濡以沫的發妻相伴,近乎無欲無求。
而唯一讓郭海濤有些想往的就是他需要一個能獨當一麵的弟子,可以繼承他的衣缽,撐起他留下的重擔。
其實郭海濤的要求不高,之希望將來的弟子賦可以比他高,至少也不能比他差。
但這個看起來‘簡單’的要求卻成了郭海濤延續了幾十年的‘奢望’!
這其中,郭海濤也發現過幾個資質賦能夠和他相提並論的好苗子,但最終這些年輕人都無法做到郭海濤這般的清心寡欲,能夠幾十年意誌堅定的搞學術研究,而是從事了更有‘錢途’的諸如金融或者其他行業,留給郭海濤的隻能是一聲歎息。
至於如今跟在郭海濤身邊搞科研項目的碩士博士後,學識確實非常優秀,但在郭海濤看來,這些人隻是讀死書的高手,缺乏獨創的賦和能力,隻是高級一點的庸才而已!
但段雲今的表現確實讓郭海濤眼前一亮,更重要的是如今段雲隻有十八九歲,未來的潛力簡直可以是深不可測!
“吃菜,吃菜!”此時的郭海濤看著段雲高興的有些合不攏嘴,給段雲夾了一塊最大的牛肉,放在他碗裏後道:“嚐嚐味道如何,我也是有段時間沒下廚了。”
“啊,謝謝!” 段雲見狀,頓時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連忙端起飯碗將那塊肉接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