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影片下線(1 / 2)

當初段雲確實在那次奧數大賽中引起了郭海濤的興趣。

因為和其考生相比,段雲則顯得有些另類。

別的考生僅僅是追求解答出一個正確的答案,而段雲的境界則要高出其他人一籌,不光寫出了正確的答案,而且還縮短解題的步驟,並且還真的做到了。

思維固定死板的人是不適合搞科研的,尤其是郭海濤從事的密碼學研究。

而這也正是郭海濤看中段雲的重要原因。

能將一道看似嚴謹的奧數題當成一個遊戲,挑戰難度的極限,拓展解題思路,能做到這點的人可以是鳳毛麟角,也可以是罕見的數學才!

不過盡管段雲才智罕見的高,但在郭海濤看來,想真正從事密碼學的工作,他還需要一段長期係統的學習,加大知識儲備量,才能真正的‘入行’。

上次和段雲見麵的時候,臨走郭海濤送給他的那些題中,前麵的十幾道題隻是普通的奧數題,隻是要用到大學高數方麵的知識才能解答。

郭海濤這樣做其實依舊是想摸清段雲的數學功底,畢竟段雲沒有上過大學,如果他真能憑借自學就掌握大學數學方麵的知識的話,那就會省卻郭海濤日後很多培養他的時間和精力。

這才是郭海濤的真正目的。

而至於最後的一道密碼題,郭海濤則根本就沒指望他能解答出來。

因為他給段雲的這段加密的密碼其實是用上世紀五十年代二戰後蘇聯的軍用密碼加密而成的。

當初在二戰結束後,蘇聯繳獲了很多德國的密碼機,從而最終將這些密碼機改裝後,用在了自己的部隊中。

不過這種密碼使用的時間不長,幾年後蘇聯就自行開發了一套新的軍用加密方式取代了這個原本脫胎於德國恩格瑪密碼的加密方式,並在冷戰結束後公開解密了這種密碼的一些譯文。

盡管昔日的蘇聯最終解體衰落,但蘇聯畢竟是當年的世界兩級,能夠和美軍相提並論的軍事超級大國,所以那個半個世紀後才解密的密碼加密方式引起了全世界的極大關注,這其中也包括華夏在內。

進過郭海濤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帶領的團隊努力下,用了足足將近兩個多月的時間才最終完成了對這種密碼加密方式的破解,當時十幾個人的研究組,光是算出的各種數據的紙張,就裝滿了七八個麻袋!

其實之所以工作量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那個年代電腦的功能還很弱,國家用外彙重金購買的電腦發在現在的話,性能根本就是個笑話,所以才會有如此之大的人工計算量的。

可即便是在家用電腦開始普及的今,想破譯這種脫胎於二戰時的密碼依舊有著不的難度,甚至在郭海濤看來,沒有浸淫密碼學十年以上的功底,想破譯這種密碼文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上次郭海濤給段雲出這道題的目的就是讓段雲知道外有,學無止境的道理,打消他內心的一些傲氣,同時能夠讓段雲產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

看到段雲才隔了兩就給自己發來郵件,這頓時引起了郭海濤的好奇,於是他迅速點開了段雲的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