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嘉賓人選(1 / 2)

之所以段雲能打破國內兩所高校之間這種微妙的平衡,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段雲的這篇關於《霍奇猜想》的學術論文含金量實在太高!

自新中國成立後,國內學術界不乏一些學貫中西,才華超絕的大師級科學家,從早年兩彈一星的功臣,到人盡皆知的破解出哥德巴赫猜想的陳景潤,都堪稱是華夏一個時代的符號。

但總的來,華夏學術界雖然一直都在進步中,但距離國際頂尖水平顯然還有不的差距,這個差距甚至高達幾年甚至幾十年!

從代表一個國家學術研究水平最直觀的層麵,也就是國際學術期刊論文的發表量上來,盡管國家高層從很早以前就已經喊出了科教興國的口號,但華夏這些年在國際期刊上成功發表的文章在全球依舊隻能算是‘第三梯隊’。

美國一直都是世界學術界成就最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的一些強國,甚至就連華夏在亞洲的近鄰日本,世界級論文的發表量也遠遠超過華夏。

當然,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一方麵是因為建國後,經曆了長期戰亂的國內家底太薄,對科研的投入有限,導致科研工作長期不被重視。另外一方麵就是因為那個年代很多國家高層領導都抱著急功近利的‘*’思想,不重視基礎學科的研究,而直接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追去不切實際的世界數學高端成果,最終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整個國家科研水平再次和世界強國拉開了距離。

而現今國家開始逐年加大對科研的投入,作為華夏最頂尖的兩個學府,華清大學和京都大學則成為了國人的驕傲和希望,國人一直都希望這兩家學府能夠成為世界級的頂尖大學,承載起民族崛起的重擔。

事實上,京大和華清兩所大學卻這些年也確實成果斐然,在國際學術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也越來越多。

雖然華夏學術界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增加了不少,但質量高,頂尖的學術論文卻寥寥無幾,從一個側麵也明了華夏學術界的整體水平依舊和世界強國有不的差距。

尤其是一些國際頂尖的科學獎項,諸如諾貝爾獎之類的,還從來沒有華夏國內的學者成功問鼎過,倒是在段雲前世時候,一個文學家成為了國內第一個諾獎的獲得者。

而段雲的這篇關於《霍奇猜想》的論文成功發表到了世界頂級數學雜誌《Aaaheaia》後,又獲得了有號稱數學諾貝爾之稱的菲爾茨獎的提名,這個結果無疑在整個華夏乃至全球數學界掀起了極大的震撼。

而作為論文的推送方,華清大學無疑是蹭足了熱度,段雲的加盟,讓‘華夏第一高校’頭銜的爭奪,有了明顯像華清大學傾向的趨勢!

京大麵對這樣不利的競爭局麵自然是心有不甘的,而此時京大數學教授龔錦辰突然跳出來公開質疑段雲學術造假,這很有可能就是京大校領導授意下的一個‘反擊’,意在削弱段雲給華清帶來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