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曆史
文史快車
筷子古稱箸,古籍《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我國已出現象牙精工製造的筷子。
我國有史記載的用筷曆史已有3000多年。中國是筷箸的發源地,在民間,筷子被視為吉祥之物,出現在各民族的婚慶禮儀中。成雙成對的筷子意喻“和和氣氣”,“和睦相處”,“快快樂樂”,缺一不可:齊頭並進、相互協助的精神,更是對中國傳統愛情天長地久、矢誌不渝的體現。從最早的象牙、青銅筷到後來的竹、木筷,筷子的製作工藝日趨精美。如今的筷子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觀賞、收藏的價值也令其成為居室擺設、把玩一景。
筷人筷語.新婚送筷子寓意快生貴子;孩子滿月送筷子,寓意快快長大;朋友相贈筷子表示快樂一生;情侶對筷表示成雙成對、永不分離;傳統的中式筷子上方下圓的造型寓意天圓地方、天長地久:寶塔頂的筷子寓意出人頭地,幾乎每一雙筷子都能說出一段獨特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