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緊急救治篇(3)(1 / 3)

噎食後不僅由於氣道阻塞造成缺氧,還會由於刺激迷走神經,使心率減慢,甚至心跳驟停或昏厥,可能有生命危險。

一般造成氣管阻塞的異物有:花生、瓜子、紐扣、錢幣、肉團、湯圓、豆子、果凍、餅幹、藥片等。

老年人和小孩的咀嚼功能差,大塊食物尤其是肉類、豆子、花生等,不容易嚼碎;再加上進食時,注意力分散,過分激動,談話、說笑、打逗等,就會出現哽噎;另外小兒喜歡把一些小玩具放在嘴裏玩,也會造成誤食和吸入氣管。

另外,腦血管病或某些抗精神病藥物,會引起吞咽肌群反射遲鈍,使食物到達咽喉部位時,發生吞咽動作不協調,易引起哽噎或誤入氣管內,引起窒息。

農民朋友朋友發生了噎食時,多是突然不能說話,用手指口腔,並出現窒息的痛苦表情;有些農民朋友可出現劇烈的咳嗽,一般能將食物或異物咳出。而孩子哽噎後會出現劇烈咳嗽,麵色發青,不能呼吸,痛苦不堪,哭不出聲。

這種情況十分危險,必須盡快移除阻塞物。先試著拍背,使阻塞物移動。然後用推壓腹部的方法,強迫肺中空氣配出,同時排出阻塞物。

此種急救方法是最通常用的,每一回合作四次拍背與推壓腹部,直到排出氣道或食道中的阻塞物。

頭部受傷如何紮繃帶

農民朋友如果頭部受到創傷,在處理過程中,紮繃帶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若處理不好,會引發很多嚴重後果。那麼,如何正確紮繃帶呢?可以參照以下步驟:

如果外傷傷及頭皮,繃帶應這樣紮:首先戴上保護性手套,把流血止住,清洗外傷以後,找一塊兒頭巾大小的布,把它折成一個三角形繃帶放在頭上,一個尖角在後麵。把前麵的兩個頭兒在雙耳上繞過頭,在後麵交叉,交叉的時候要壓住放在後麵的那一個尖角。然後把這兩個頭兒再繞回前額中心,把它們係起來。最後把繃帶的褶邊整齊地折卷在繃帶下。

如果外傷隻傷及前額,在傷口處放一方塊消毒紗布墊,用一隻手固定住這塊紗布墊,找一條消毒紗布繃帶,將繃帶的一端放在紗布墊上,開始包繞頭部,繃帶要至少繞頭3圈,以使包紮繃帶底層固定。為防止滑脫,在頭部背後使繃帶上下纏繞並互相壓疊。然後剪下膠帶把兩頭兒貼在一起;也可用牢固的扣子綁在一起。

如果傷及耳朵和麵頰,可以根據下麵幾個步驟進行包紮:

1.把一條長而厚的繃帶放在下巴下麵。

2.把兩頭上拉過耳朵與麵頰,遮住已經處理的外傷。

3.兩頭在頭一側交叉在耳上。

4.兩頭按相反方向包繞頭部,形成一個十字,再繞前額和頭後。

5.在成十字的地方兩頭兒相遇,最後係在一起。

此種方法看起來好像比較複雜,實際應用時,農民朋友隻要按照上麵的步驟,一步一步地包紮,其實也很簡單。

骨折

骨折是指骨頭斷裂或這段,可由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引起,前者如汽車撞傷大腿,後者如從高出跌下時伸直的手先著地,以致鎖骨骨折。

骨折有三類:一,無創骨折,雖然會有嚴重瘀傷,但皮膚尚未破損。二,創骨折,斷骨穿破皮膚,露出體外,或肌肉裂開,深可見骨,細菌容易侵入傷口,引致嚴重感染。三,青枝骨折,骨頭彎曲折斷,常見於兒童。

骨折一般會有以下症狀:受傷的農民朋友往往聽到骨頭折斷聲,或感到骨頭折斷了,骨折斷口互相摩擦,有時還可聽到摩擦聲;受傷的農民朋友可能失去活動能力,勉強活動即感到疼痛;骨折周圍有壓痛感、腫脹或瘀傷;受傷一側肢體可能歪斜不正或變形。

遇到骨折的情況,農民朋友該怎麼辦呢?

1.如非絕對必要,切勿移動身體。

2.立即撥打“120”求救。

3.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如有出血情況,應立即找來幹淨的布包紮止血。

4.以最舒適的姿勢躺下,傷肢下麵以卷好的毯子、大衣或枕頭等物承托,不能對受傷部位進行拉拽、按摩。

5.及時就地取材,可以用樹枝、木板、木棍等固定受傷部位。

6.如果沒有木板、木棍等物品,若上肢骨折,可以用布條、繩子等懸吊並固定在胸前;下肢受傷,可以把兩腿捆綁固定在一起。

7.如果懷疑伴有腦震蕩,農民朋友一定要盡量減少頭部移動,把頭墊高,等候救護車。

發燒

一般體溫達到39攝氏度或以上,醫生認為這已成為高燒。高燒是一個信號,表示身體內部存在疾病。高燒非常耗損身體,如果連續幾天高燒,人就會明顯消瘦。更重要的危害是高燒能引起抽風,後果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