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情之網(1)(1 / 3)

網絡情緣

(一)

“網上一個你,網上一個我,網上你的溫柔,我就犯了錯……”我把聲音調到最大極限淹沒外界其他聲音,讓我如癡如醉地聆聽著。

“嗨,對麵的男孩看過來。”有個聲音發來了問候。

“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我心依舊。”

禮尚往來用幾句歌詞調侃的話語讓我們心有靈犀地捕捉到彼此的幽默。

“你的網名挺有詩情畫意的,聊天的人多嗎?有沒時間聊天?”

這種被我一貫采用的方式,她竟信口拈來,要知道需要拒絕一個誇獎你的人是很難的,又何況是個美女呢。

“是嗎?謝謝你的誇獎,樂意奉陪到底。”

她就這樣平淡的走進了我的網絡生活。我們是同一個係的,她是一個開朗活躍的女孩,像一隻百靈鳥,輕輕地從你身邊掠過,即使她不說什麼,就能讓人無聲的感觸到那種明朗、樂觀、散發著健康、積極的青春氣息。我們在網上什麼時間認識的我都記不清了,隻知道我們都是在無邊的網海中漫遊的網蟲,也許是宿命的緣分讓我們就這樣看似平平淡淡的相識中卻成了心與心達到默契的朋友。

我們相互交談了關於大學生活的感覺,將來的人生規劃,文學藝術,為人處事,憑我多年的網絡經驗在加上一些神秘的思維進行邏輯推測判斷,她是一個有個性,具有一定深度,廣度,有著獨立思維的女孩,這些並非無所事事平庸之輩所能及的,而且讓我難以置信的是她還具有男孩子的陽剛之氣,這正是我所欣賞的氣質。

“輕輕是我下線了,正如我輕輕的上線,揮一揮衣袖,向你道聲告別。”

“今天和你聊天很開心,真是話逢知己千句少哦,我們以後再聊,再見。”

網絡這個最能隱藏表情和身份的溝通工具,你的喜怒哀樂,你的男扮女裝,或者女扮男裝都無所謂了,隻要在空虛中能夠找到些快樂。其實最終的結果也不過使空虛更加空虛,網絡也更能夠體現出我們的心靈需要傾訴,卻選擇了一種舍近求遠的錯位方式,也許你會對身邊的朋友不傾訴你想說而未敢說的話,然而你卻敢向一個陌生人袒露你的心扉,甚至你的隱私。網絡這個虛擬的現實讓人心靈無需麵對麵而且能夠無阻礙地溝通,同時,網絡這個現實中的虛擬,正因為我們沒有這個勇氣向身邊的人傾訴什麼,才會寄托在這種方式上,看似能夠給人以心靈的尉籍,實際上卻隱藏著一種不可言說的心理依賴或是看似擺脫寂寞卻愈加寂寞的錯覺。

(二)

“網上一個你,網上一個我……輕輕的告訴你我是真的愛過,你曾經真真切切闖進我的生活,不見你的時候我的情緒低落,隻有你能刷新我的寂寞。”

“你看我等的花兒也謝了,怎麼才來啊?”我發了一枝枯萎的玫瑰算是問候剛上線的她。

“感覺挺忙的,不過心裏有種莫名的感覺促使我到網上搜索些什麼。”

“搜索些什麼啊?不會是搜索我的身影吧?”

“討厭!”

“所謂討厭——就是討人喜歡。百看不厭,謝謝閣下的誇獎!”

“別自以為是的沾沾自喜了,是不是又在賣弄你的三寸不爛之舌?”

“謝謝你的提醒,除了自以為是外,是不是還有自吹自擂,自命不凡,自高自大,自做多情,如果我一再自以為是,那就自討苦吃,結果就是自作自受了。”

“嗬嗬……你好可愛耶。”

“是嗎?我以前怎麼沒有感覺到。”

“什麼是可愛知道嗎?就是你可憐得沒人愛呀。”

“小樣有你的,小心改天我實行恐怖報複行動,等著吧,反正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我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自吹是君子,我看你一點都沒有容人的雅量,欺負一個弱女子算什麼英雄好漢,君子動口不動手,本姑娘奉陪到底。”

“有句話說,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得罪,卻千萬不要得罪女孩,女孩存心找麻煩的時候,聰明人會知道怎麼做。算了,好男不和女鬥,不與你一般見識。我們言歸正傳,你是不是發現咱們雖然是網上的好朋友,然而現實中卻是形同陌路,你說這是為什麼?”

“說真的,現實中的你在我的印象裏不及網絡上的你,現實中的你卻是那種沉默略帶有憂鬱消極的人,很少見你積極的身影,給人一種冰冷拒人千裏之外的感覺。”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不是那麼喜歡張揚的人,我沉默但並不頹廢,沉默的男孩一般是穩重、成熟、有內涵的人。”

“也許是吧,有利也有弊,應該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低調是一杯慢性毒藥,它能夠無聲無息地扼殺人積極進取的思想。在人生機遇麵臨選擇時,也許因為你的沉默,消極,會錯過許多美好的事物。”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是一很喜歡研究自己的人,對自己的血型、性格甚至命運,這些你也許會感到近似乎迷信,但我不這樣認為,畢竟性格外向和內向兩種有著根本的區別。”

“兩者根本的區別,此話怎講?我倒想聽聽閣下的理論是否成立?”

“外向和內向就像兩個大小不同的容器。外向人天生有一種樂觀性,心理承受能力也較大,而且麵對一些痛苦時也很容易使用一種本能的轉移方法,或傾訴給朋友或參與外界某一項活動時,漸漸就會把這些痛苦彌補遺忘了。而內向的人恰恰相反,他們天生有一種憂鬱性,承受心理也比較脆弱,更不喜歡把自己的苦衷輕易傾訴給別人,隻有自己忍受著隨著歲月的流失慢慢地融化、淡化、但不會遺忘,在記憶的深處都會留下或深或淺的疤痕。甚至一旦觸及痛疼發作或是滲出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