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視節目製作中的現場錄音方法(1 / 2)

電視節目製作中的現場錄音方法

科技傳播

作者:邢力

摘 要 現場錄音技術的運用可以給人身臨其境之感,是電視節目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文結合現場錄音的相關理論以及實踐經驗,簡要分析了現場錄音的幾個使用技巧,旨在幫助錄音技術人員更好的把握現場錄音理論和方法,提高電視節目質量。

關鍵詞 現場錄音;空間感;音色;聲音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09-0009-02

好的聲音素材是一筆有價值的財富,你能夠獲取的音樂素材越好,到了後期的製作過程中你所擁有的本錢就越多,然而我們能夠獲取好聲音的最好方式就是從現場開始。整個聲音的質量保障就體現在現場錄製的過程中,一旦現場錄製過程中出現了差錯或者錄製失敗,就會導致一些聲音在後期的製作過程中無法替換和補錄。現場錄音的影響因素涉及到很多方麵,下麵就其中的四個方麵進行討論。

1 合理控製電平,提高聲音美學價值

對於一個合格的錄音師來說,電平控製是其最基本的素質要求。在現場錄音的過程中,往往第一步工作就會設置通路電平,以便能夠得到合適的錄音電平。在標準的監聽條件下,進行電平設置時要遵循其最基本的原則:使用調音電台就應該先將Master Faders和Channel Faders都設置為0,同時為了得到合適的錄音電平值可以適當的調整輸入增益;如果使用話筒放大器進行錄音,就應該將其輸出設置為0,在進行適當的輸入增益調整;如果使用音頻接口直接進行輸入,為了得到合適的錄音電平值就應該適當的調整其輸入增益。在錄音的過程中,要盡量將數字峰值指示的最大電平控製在-3dBFS以內,並且在前期使用24bit/48kHz,盡量為後期的處理工作留有餘量。確保不失真的情況下獲得高電平,有效地提高信噪比。

同時,在現場錄音過程中必須解決噪聲問題。有很多技術人員認為當前先進的錄音技術,可以將現場的噪聲問題留給後期的製作過程,使用軟件進行噪聲消除。但是,我們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在現場中存留的任何問題或者不合要求的錄音,在後期都要付出比較大代價去調整。因此,在現場的聲音錄製過程中,要采取必要的手段進行噪音控製,盡量將噪音消除在根源階段。如若遇到現場對話中的風聲噪音,可以采取60Hz 或 80Hz 低切濾波器進行消除,有效地減小風聲的影響。同時應該注意保持傳聲器與聲源之間的距離,盡量控製在錄音設備的音量處理限度之外,避免聲音超過限定而失真。如若出現聲源信號的聲壓級過高,就會致使電容傳聲器內部的前置放大器過載,出現爆裂似得聲音,這時即使使用調音台衰減器也無濟於事。這樣就會導致聲壓級大和輸入電平過高,使得聲音的藝術表現和美學價值受到影響。

2 合理運用傳聲器,確保音色均衡

在進行現場錄音時,為了取得比較好的音色,就應該盡量通過傳聲器來進行拾音距離、拾音角度、特征等方麵的設置。當然,引起音色變化的因素除了傳聲器與聲源外,還包括了頻率方麵的影響。在錄製節目時,要盡最大的努力來保持音色的平衡,並且音色的平衡應該保障聲音的高低頻段等同於整個平直頻響曲線的量。

其次,傳聲器的設置距離和角度問題也非常重要,在錄製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靠近聲源。如果在錄音過程中出現傳聲器距離過遠的現象,就會導致大環境聲掩蔽人物對話的聲音,讓人聽不清對話內容。在實際的錄音過程中,常把聲源的距離設置在距離原來的兩倍,這樣一來傳聲器接收到的信號強度就會減弱到原有強度的1/4,但是如果距離過遠就會拾取到過多的噪音和混響,影響聲音語言的清晰度。在當前的現場錄音設備中,拾取現場對話時常常使用指向性比較強的心形電容傳聲器,並且將其設置在距離演員頭部上方0.3-1米位置,必要時還可以設置在低於演員嘴部的位置,最好使用仰角的設置方式。這種方式存在著一個缺點,就是會過多的拾取演員胸腔的共鳴聲音,並且如果演員做出轉身或者扭頭說話的動作時,會致使傳聲器無法跟隨采音,這樣就會產生明顯的離軸距離效應,使得錄製的聲音效果和音色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