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式充填采礦法存在問題與改進實踐
基礎科學
作者:楊庭澤
摘 要 幹式充填是一種重要的采礦方法,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改進。故此,我們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改進方法,這樣才能夠取得更好的采礦實效,已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但在應用過程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而筆者將本文命名為《幹式充填采礦法存在問題與改進實踐》。首先分析了幹式充填采礦法的特點;其次分析了幹式充填采礦法存在問題;再次結合工程實踐,就如何改進幹式充填采礦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最後對全文進行了簡單的總結。旨在與同行進行業務交流,以不斷促進幹式充填采礦法應用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 幹式充填采礦法;技術問題;鋪墊材料
中圖分類號TD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09-0123-02
在采礦工程中,由於幹式充填采礦法具有的有點較多,例如采掘工程量小,且具有較強的礦體形態變化的適應能力,由此可見,在采礦工程中加強幹式充填采礦法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認識到這些優點的同時,仍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基於此,筆者結合多年實踐經驗,就幹式充填采礦法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實踐進行探討。
1幹式充填采礦法特點
上向水平分層幹式充填采礦法屬於充填采礦法範疇,具有采掘工程量少,適應礦體形態變化能力強,采礦損失率、礦石貧化率低,可有效維護圍岩與減緩地壓發生,對極薄礦體可進行選別回采,對高硫礦體回采可防止內因火災發生及有利於深熱礦井工作麵降溫等特點。但回采工藝相對複雜,因空區需要充填而采礦成本較高,作業時間較長及采場生產能力較低。對稀有及黃金等貴金屬回采以及礦岩穩固性較差的礦體回采均非常有效。
2采礦工程中應用幹式充填采礦法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幹式采礦法工藝來看,由於初期對采空區的設計不到位,有許多漏洞,容易產生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礦區由於長年開采,容易形成很大的采空區,很多采礦區都已經貫通,從而引發岩層移動和山體滑坡。二是由於生產井巷與采空區相互連通,通風係統惡化,使井下形成循環的汙風。三是由於空區圍岩冒落而使出礦損失率和貧化率大大提升,降低了采礦質量和效益。由於采空區陷落,就無法回收中段頂底柱,導致采礦總損失率大大增加。由於采礦方法單一,不能夠與複雜的礦體回采相適宜。四是回采工藝比較複雜,導致充填空區采礦成本的增加,由於生產能力限製,所需要的作業時間比較長。
3 幹式充填采礦法的改進實踐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幹式充填采礦法在采礦工程中應用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而在工程中必須致力於這些問題的解決。
3.1礦井溜井的有效改進
在進行采礦過程中,“采場溜井”主要是在采場和采準運輸巷道。在手選作業量大或者采場有比較多的夾石時,也可以用廢石溜井。一般而言,從采場淺孔鑿岩來看,其落礦高度一般在0.5-1米左右。采場內充填料不斷增加,也會使采場溜井隨之增高。
首先應從技術上進行改進:一是盡量降低粉礦的損失率,盡量減少金屬或者減少粉礦。要確保礦石、廢石得到有效地流通,減少放礦阻力,不能出現卡礦;二是盡量使用比較輕便的材料,這樣可以使體力勞動減輕。想方設法地增強溜井的強度,嚴格按照采場作業的相關要求來保證溜井壽命。在采場進行構築或安裝過程中,要盡量地簡便,以免影響其他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