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橋梁缺陷成因及加固修複技術
應用技術
作者:李曉波
摘 要 在現代公路橋梁的使用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而產生缺陷給公路橋梁埋下極大的安全隱患,嚴重製約著公路橋梁在交通運輸中作用的發揮,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加大對公路橋梁缺陷的研究意義重大。本文深入分析了公路橋梁缺陷成因,並對相關的加固修複技術進行了探討,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 橋梁缺陷;成因;修複加固技術
中圖分類號U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08-0164-02
公路橋梁是交通運輸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交通運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溝通了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聯係,決定了交通係統的荷載和流量。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發展,物流行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行車密度及車輛載重越來越大,使人們對公路橋梁的質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現代橋梁的施工質量和使用壽命逐漸關心起來。公路橋梁投入使用一定時間後,常常由於設計和施工的欠缺而出現一些缺陷。這些缺陷使公路橋梁交通運輸的質量和效率降低,埋下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如果不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公路橋梁進行維護與加固,將可能影響到整個交通係統正常運行,甚至造成交通運輸的中斷。本文分析混凝土橋梁結構表層缺陷、混凝土構件裂縫缺陷等公路橋梁缺陷及其產生原因,並對相關的加固修複技術進行探討。
1 混凝土橋梁結構表層缺陷及產生原因
混凝土橋梁結構表層缺陷主要可分由施工不當等人為因素引起和自然因素引起為兩種,其中,施工不當等人為因素引起的缺陷主要有蜂窩、露筋、麻麵、空洞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有磨損、鏽蝕、老化、剝落等。
由人為因素引起橋梁缺陷的影響因素繁多且十分複雜,如水泥、骨料、脫模劑、模板等材料的質量、品種、配比;施工中的各項措施和工藝如混凝士拌製、運輸及入模方式、澆築方式、拆模時間長短和施工縫處理工藝與方法等均有可能出現失誤而導致缺陷的產生。
在施工中,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振搗不到位,分層灌注時違規操作,或在混凝土運輸時,由於沒有進行相應的保護措施滲入泥塊和雜物;以及混凝土離析,模板縫隙不嚴,水泥砂漿流失等因素均可使混凝土橋梁結構表層出現麻麵。在進行混凝土橋梁結構施工時,模板縫隙未堵嚴、支設不牢固或振搗棒碰及模板而使模板移位;鋼筋過密、石子扣在鋼筋下,使水泥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或鋼筋墊塊漏放、墊塊少而使鋼筋緊貼模板,以及保護層處混凝土振搗未能達標都可能產生露筋現象。模板表麵粗糙不幹淨,粘有幹硬水泥漿等雜物;脫模劑塗刷不勻或選用脫模劑不當;模板拚縫不嚴局部漏漿;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或分層厚度控製不好,出現漏振而使氣泡未能排出等都會導致空洞。此外,混凝土配合比不當、下料不準確,造成砂漿少石子多或混凝土攪拌時間短拌和不均勻;石子成堆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未分層振搗等都是導致缺陷產生的因素。
自然因素引起的缺陷主要是由於公路橋梁在使用過程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如雨水浸入導致鋼筋鏽蝕膨脹引起剝落,在嚴寒地區冰凍及幹濕交替循環作用,或者受到具有侵蝕性水溶劑的化學侵蝕等。
2 混凝土構件裂縫缺陷及產生原因
橋梁混凝土裂縫及其危害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橋梁工程中易出現的混凝土構件裂縫有以下幾種:溫度變化產生的裂縫;混凝士收縮引起的網狀裂縫;下緣受拉區的裂縫、施加預應力引起的裂縫有先張法梁梁端錨固處的裂縫、後張法梁梁端錨固處的裂縫;使用荷載、運梁不當引起的裂縫;台座施工時或基礎使用時變形引起的裂縫。混凝土構件的裂縫將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如不及時處理將對橋梁的使用壽命產生影響,嚴重者將造成橋塌、車毀、人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