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人性之光!(1 / 2)

飯後休息了一會, 陳一刀和素君一起來到村裏的田書記家。

寒暄了幾句之後,陳一刀說:“田書記,是這樣的,我們回來時跟市裏交通部門爭取了修鄉村公路的項目,路修好了,政府會有補貼。餘道恒市長對這件事很支持,也主動給相關部門打了招呼。我們希望把鄉裏到村裏的路修好,爭取通到每個組,也讓鄉親們回家時不再走泥巴路。我個人捐款20萬,這錢我分兩次給你們。先給十萬,等路快修好時再給十萬。”

田亞洲書記高興的說:“這是好事啊!感謝一刀對村裏的關愛。要致富,先修路!以前我也想修不是,可是資金缺口很大。我們想讓村民集資一些修路款,可村民現在不太富裕,大多拿不出錢來。”

田書記看看沉默中的陳一刀和餘素君,繼續說:“把村裏的路修好,我們就在路口立塊碑子,說是你帶頭捐資修建,讓走在路上的人總是想到你為家鄉作出的貢獻,也讓其他富裕起來的人自覺向你學習。不瞞你說,我們跟本村出去的幾個老板也聯係了,他們都表示支持。但是,沒有人牽頭。如果全村的路都修好了,陰天下雨就不怕了,任何東西都可以運出去。我們就可以發展大棚蔬菜和水果、柑橘種植,讓村裏的農民盡快富起來。”

陳一刀想到,路不通確實限製了翠竹村的發展。現在,鄉裏到村裏大多還是渣滓路,村民大多是自行車,人們帶著雞蛋和瓜果到鄉裏去賣,一路上就會顛爛很多。一些種蔬菜和瓜果的人,碰到雨天隻能咳聲歎氣,全是泥巴,無法運出去啊!

陳一刀還清楚的記得,高考結束時的暑假,有一次他騎自行車到鄉裏幫父親賣西瓜,在下坡時車被顛翻了,一車西瓜全部打破了,人也摔得鼻青臉腫。雖然父親當時沒有責怪,但現在想起了父親,他眼淚就在眼眶裏打轉。

修路,一定要修好路!

這個念頭在下午開車回家的路上,出現在陳一刀的腦海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陳一刀說:“田書記,家鄉的發展我也有一份責任。20萬如果不夠,我再想辦法,但不允許再從村民身上收錢了。還有,碑子也不要立。我隻想踏踏實實的為鄉親們辦點實事,我決不做沽名釣譽的事!”

田書記利落地說:“行!就按照你說的辦。請你放心,馬上開工,我們絕不會拿著你給的修路錢去幹其他事。”

陳一刀說:“把村裏的賬號給我,過幾天,我就會打款。”

田書記說:“行,明天,就開始全村動員,準備修路。明天趕早,我把村主任和所有的幹部通知到會議室,我們先開 一個碰頭會,如果能夠統一意見,我們就去向鄉裏的王書記和覃鄉長彙報,一是請求他們支持,二是看鄉裏能否先撥點資金下來。”

臨走,陳一刀從包裏拿出5萬元,遞給田書記,明天,要村裏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來村部領錢吧!

其實,陳一刀還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父親去世後,村裏現在還沒有像樣的醫生和醫務室,他想在翠竹村修一座九州國首家村級醫院,翠竹村裏的人,從出生開始,就可以在醫院享受免費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