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擒虎是隋朝的一代名將,是十大猛將之一,是隋文帝統一天下的重要助手之一。同時,他還是李靖的親舅舅。
盡管韓擒虎已經死了,但韓氏這個大家族肯定是支持李靖的。要是楊素收了紅拂,不僅得罪了趙郡李氏,還得罪了韓氏,這就麻煩了。
雖然李密也是趙郡李氏之人,但是這種打臉的事情,李密能有什麼用很難說了,畢竟大家族是愛麵子的。要是再加上一個韓家,問題就更嚴重了。
而且,韓擒虎對李靖的點評是朝中皆知,千古有名,韓擒虎評論李靖: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也!
這句話的評價非常高,意思就是說當世那麼多的年輕俊傑,但能得兵道精髓者,隻有李靖一人也。
韓擒虎看人的眼光非常準,在朝中很有信服力,正是因為他這句點評,讓李靖的身價倍增,讓人對李靖刮目相看。
李密也是趙郡李氏的天才,但是,誰給過他如此高的評價?論天賦,李密還真沒法與李靖比。
“越國公,如此一個有天賦,有前途的俊傑,要是因為一個女人而開罪,很不值。若是他日李靖有成,再回頭來報複越國公,後果不堪設想。”劉禮開始威脅了。
這雖是威脅之言,卻非常在理。這是奪妻之恨,是個男人就不會甘心,必然要報複。李靖一旦得勢,以他的天才來報複楊素,其後果有多嚴重,隻要是正常人都能明白。
楊素皺著眉頭沒說話,很明顯是在權衡。
李密卻是嗤之以鼻:“劉禮,你休要危言聳聽。李靖是有點小才,要說到大才,他還不配。韓擒虎對他的點評是世之少有,可他在做什麼?他不喜讀兵書,不鑽研兵道,他怎能成為名將?更別說,他把時間精力用在邪門歪道上,盡鑽研一些工匠之事。這樣的人,我敢把話放在這裏,絕不能有大成就。”
李靖擁有傑出的軍事天才,卻是不務正業,不讀兵書,不鑽研兵法,他很喜歡研究工匠之事,對於這點,劉禮也是恨鐵不成鋼。
楊素神色一鬆,輕輕點頭,大為讚成李密的話。
“越國公,你可不要被李密的花言巧語迷惑了。”劉禮對李密越來越恨了,這人自視甚高,誰也不放在眼裏,在曆史上卻是錯過了李靖這個同族之人。
李密要是不那麼剛恢自用,不刻薄寡恩,而是待人以誠,禮賢下士,那麼,同為趙郡李氏的李靖很可能被他拉過去,那結局很可能大為不同。
“迷惑?”李密得意了,冷笑一聲,嘲諷道:“難道我說的不是事實?李靖哪有名將之風?哪有名將之才?”
楊素和楊玄感重重點頭。對李靖,他們早就認得了,也多加留意,就是沒有發現李靖的軍事才華在哪裏。
“嘿嘿。”劉禮怪笑起來,聲音詭異,讓人毛骨悚然。
“你笑什麼?”楊素問道。
“越國公,你可知李密這話有多沒見識嗎?”劉禮冷笑著回應,道:“吳起也不是學兵法的,卻能成為不世出的名將,天下少有,與孫武齊名。吳起最初是學儒的,以為儒學不能救國救民,不能讓戰國止戰,就棄儒學兵道,三年盡得兵家之要,投入魏國,為魏文侯重用,訓練了華夏曆史上第一支重裝步兵,魏武卒。吳起一生大大小小七十餘戰,最差也是不分輸贏,餘者全部戰勝。所以,我想要說的是,眼下的李靖雖然並沒有展現出驚人的將才,隻是因為他還沒有用心。等他用心的時候,你就知道李靖到底有多厲害。”
吳起是戰國名將,與兵家之祖孫武齊名,被後人合稱為“孫吳”。很多人認為吳起一開始就展現了傑出的軍事才華,其實不然。吳起最初是學儒的,後來棄儒學兵道,終於有所成,成為中國曆史上傑出的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