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
作者:許傳朝
媒體記者都喜歡采訪東軟董事長兼CEO劉積仁,教授出身的他被人尊稱為“劉老師”。每一次采訪,劉老師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總是循循善誘、傾心交談,在故事中談產業、談企業、談創業、談人生、談經曆、談轉型,所以每一次采訪都是賓主盡歡,令人覺得時間太短。
上周采訪劉老師,正趕上東軟在大連舉行20周年慶祝活動。作為中國軟件產業發展的親曆者,20年間東軟在軟件園模式、服務外包、國際化、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麵堪稱探索先驅,有著許多成功的經驗積累。尤其在過去的軟件業黃金10年中,東軟更是領跑中國軟件產業,2010年營收近50億元,成為中國軟件行業第一企業。
20年,彈指一揮間,劉老師對企業轉型和業務模式創新的感慨非常多。其中,他最得意的是,在為醫療衛生行業提供設備、技術和服務的過程中,東軟利用自己的積累,成功涉足衛生醫療服務,業務模式從單純的B2B模式變成了BBC(B2B2C)模式。未來公司業務收入不僅來源於為醫療衛生行業提供的IT服務,還會來自直接麵向公眾的醫療衛生信息服務。
今天的軟件與服務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正走向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就像傳統製造業一樣。受製於勞動力成本上升和人力資源短缺,行業整體盈利空間越來越低。東軟全新的BBC模式,使自己的業務從單純的IT延展到了IT Enable,“錢”途廣了,企業經營自然會更健康。
東軟模式並非個案,在與方正信息產業集團CEO方中華的交流中,方總也介紹了方正在醫療行業的規劃和業務,與東軟的BBC模式有著相似之處。從單純的IT服務到IT服務支撐的相關業務服務,正成為很多IT企業一種新的轉型方向,在IT應用向傳統業務深度滲透的今天,IT對傳統業務越來越重要,IT廠商順勢進入傳統業務,無疑是一種理想的轉型思路。
劉積仁認為,企業生存和轉型必須要有感知環境冷暖的能力。既要感知IT產業環境的冷暖,也要感知IT所服務的行業的冷暖。在此基礎上利用現有能力向所服務的行業延伸,從而實現企業業務延展和轉型。這就是東軟轉型的經驗。
轉型是所有IT企業要麵對的問題。不同的IT企業所處的產業和行業環境不同,轉型思路和方向也會有所不同。東軟的轉型思路不一定廣泛適用,但東軟感知環境冷暖和預知未來的思維和能力是每一家企業在轉型中都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