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分三路向古裏塔爾武裝組織的軍事基地挺進,可是在行進了一段路程之後,三路部隊又彙成了一路。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前進的道路隻剩下了一條。
擺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條蜿蜒而又曲折的山路,這條山路不算太寬但卻足以通行坦克和裝甲車。道路的兩側盡是陡峭的山壁,地形甚是險峻。我們都明白,這條路是我們前進的唯一道路,而它也是一條死路。如果我們從此深入敵區,那肯定就會被敵人包了餃子,落個被全殲的下場。
接下來的仗怎麼打呢?通常這種情況無非就一種打發,那就是先由空軍封索天空實施地毯式轟炸,同時炮兵部隊用遠程導彈進行精準打擊。隨後,在戰勢有所掌控的時候派空降兵進入敵區腹地,進行突擊作戰。最後,空路兩軍同時挺進發起總攻。
我們這次作戰也沒有跳出這個套路,可是難度卻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聯軍的間諜衛星監測不到敵方軍事基地的準確位置,所以遠程導彈基本失去了作用。另一方麵,敵方空軍的作戰飛機性能大大的優於聯軍方麵的戰鬥機,所以打起空戰來,聯軍方麵也不會占到什麼便宜。陸路被全線封索,地麵部隊目前所到達的位置已是所能推進的極限了,再往前走就意味著自殺。可是即便如此,仗還是要打的,不但要打而且還要打贏。
怎麼辦……接下來的仗怎麼打……其實沒有別的辦法,隻能是硬著頭皮衝了。聯軍司令部已經對作戰各部下達了死命令,拿不下古裏塔爾駐阿富汗的“新軍基地”所有人都要提腦袋來見。
不過冷靜分析敵我態勢,敵方雖然軍事實力強大且武器先進,但是他們有一個先天缺陷,那就是缺少戰略縱容。戰爭一旦全麵打響,他們將陷入被四麵包抄,被動防守的境地。另一方麵,他們基本上不會得到任何外力支援。阿富汗是此次戰役的主戰場,但與此同時,東南亞戰場及北歐戰場的戰場也同時打響。聯軍方麵已將古裏塔爾組織阿富汗基地所有的後勤補給和火力支持全部阻截在外。因此,這場仗如果持久的打下去的話,最後的勝者肯定是聯軍。不過作戰時間拉得越久,聯軍方麵的傷亡肯定就會越慘重。不可小覷的是,古裏塔爾組織的武器裝備確實太厲害了。因此,眼下我們前沿部隊所要做的就是快速進攻、進攻、再進攻,不惜一切代價的進攻。能早一分鍾攻克戰略據點,不絕不晚一分鍾攻克。
其實所有人都明白,這是一場已經注定結局的戰爭,而它的結局就是聯軍方麵將以優勢兵力利用劣勢武器打贏這場戰爭。而這場戰爭將來很有可能會成為軍事史上“以多勝少、以弱勝強”的特殊戰爭案例。可是,為了這個結局將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誰也不能預測,更沒有人敢去想象。
子夜時分,空軍和炮兵部隊同時向預定區域發起了攻擊……一時間,曳光炮火照亮了整個夜空,整個阿富汗仿佛都被猛烈的炮火炸得顫抖了起來。
在密集炮火的掩護下,我和山姆教官跟著突擊隊趁著夜色,由一隊坦克引路,向前摸進著。我們的原則是在總攻發起之前,盡最大努力向前推進,並打掉沿線的狙擊敵和據點。推進一公裏就是一公裏的勝利,推進一寸就是一寸的勝利。因為隻要我們能夠前進一步,那麼敵人可守的陣地就縮小一步,就會為大部隊的總攻多爭取一步的攻擊距離。而這一步的距離有可能就會減少數個乃至數十個軍人的傷亡。
在最初的十幾公裏內,我們相安無事,沒有受到任何襲擊。可是就在我們又向前行進了幾公裏,進入更加狹長的山路的時候,前方引路的坦克忽然遭到了不明炮火的襲擊。
炮聲響起之後,我們幾支突擊小隊第一時間就跳出了裝甲車,並迅速排出戰鬥隊形。緊接著,炮聲更加密集地響起,前方坦克一輛接一輛的被炸毀。與此同時,第一突擊小隊的隊員們也突然遭到了不明方向射來的子彈的襲擊。情急之下我們紛紛伏地臥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