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的戰鬥依然繼續著,經過一番慘烈的巷戰。至章邯進城時扶蘇手下隻餘千人,難進鹹陽宮。悠悠天色,扶蘇仗劍朝秦陵方向直呼“君父,扶蘇不孝!未能給父王盡孝,今在鹹陽宮,扶蘇這便來也!”言畢橫劍自裁,其所隨百餘人盡皆被殺,鹹陽之亂就此平息,然城中卻無一名百姓存在,趙高幾人無奈,隻得讓城中材官清洗血汙,如此便到了公元前二零九年。
也是這月,鹹陽宮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一黑衣人於黑夜徑入鹹陽宮,殺了二世胡亥。
二世之死可謂是給這首大秦風雨篇畫上了一個感歎號,丞相趙高大怒,使人遍搜鹹陽宮,隻在一處涇水河邊找到了一組編鍾以及一些木料,遂派人沿涇水而尋,依舊毫無蹤跡。
殺了二世的自然是陳魚,他從涇水進了鹹陽宮。尋了一套兵士的衣服跟著清理鹹陽城,也便得知扶蘇蒙毅的情況。後待鹹陽安定些許後,偶然一次進獻竹簡的機會,陳魚知道了胡亥以及趙高的所在,便趁著夜裏刺殺了二世胡亥,給這個天下煮秦大亂添了一碗熱油。
陳魚的本意是連著趙高一並殺了,可他進宮的時候隻看到了胡亥。刀起如虹,胡亥二世大張著嘴倒在了地上,微縮著身子說出了他最後的兩個字,左慈。
殺了二世之後,陳魚按照原定路線逃走。可就在他要從涇水出去的時候,陳魚遇到了兩個人,一人為女子,一人為少年。女子非是旁人,正是陳魚在第一次進鹹陽宮的時候遇見的鬼穀老叟之女,也就是那個獨奏編鍾的樂官。
而那個少年,正是子嬰。
那便一同走吧,陳魚用早就做好的木製潛水艇帶著鬼穀老叟之女以及子嬰出了鹹陽宮,趁著夜色出了鹹陽城,與沈毅會合,帶著一幹人馬回了上郡。
至此天下大亂,同年二月。四季複蘇,正應扶蘇之名。六合之土之內楚,齊,燕,趙,魏,韓後裔各自起兵。各打著興列國之名,其中便有楚王景駒。而項梁與其侄項羽便在這景駒軍中。天下大勢並起。
有如過江之卿。更似何人以橫空巨材,添百家之火,焚了阿房,煮了這秦。
六合之土這般境遇,倒是給匈奴了可趁之機。大軍徑直南下,然而就在匈奴準備收複河套之地的時候,一個神秘組織橫空出世。他們有著嚴密的等級製度以及先進的火器,更有極為先進的運送糧草之獨輪木車,單單千餘人便攔截了匈奴前進的腳步。
而這隻神秘的隊伍便是在上郡消失了許久的陳魚以及他的幾個營長,隻不過在人數的壯大之後這幾個手下諸如二營長已經自稱起了軍長。
而原來名為軍長的沈毅則是成了司令,至於陳魚則是有了一個更高的稱謂,總司令……
陳魚這隻幾千的人隊伍能阻攔住匈奴的大軍自然與他這幾個月的厚積薄發以及蒙恬有一定的關係,匈奴自冒頓之前青壯多損於蒙恬之手,此時南下湊的也隻是一群烏合之眾,哪知陳魚竟是早就在此設下了陷阱,可謂是三十六計加上意大利各種發明並用,方勝了這第一場。
那第二場呢?
沒有了。
因為在當天晚上,匈奴首領便在飲了一壇酒之後沉沉了睡了過去再也沒有醒來。
至於那壇酒正是陳魚使人扮作富商留之。陳魚的本意是想讓這酒起到襲擾對方軍心的作用哪知竟瞎貓撞上了死耗子,因此陳魚的神秘組織一戰成名。自那之後,陳魚給自己的組織取了一個名字,奧斯托洛夫塔利班特別行動隊……
天下依然是亂的,匈奴雖然敗了,但是大軍依然滯留,也就在這個時候,蒙恬率領其五萬殘部與陳魚相遇。蒙恬這才知道這個神秘組織的首領正是那個火燒阿房的“左慈”。隻因蒙恬見到了陳魚隊伍中的真正統帥,韓信。那個說了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韓信。
同年八月,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附近之饑苦百姓無所依著之人,便投了陳勝吳廣之處。但因這二人所用之名為楚王所以投奔之人少了許多。然而就是這麼一隻人數微少的隊伍成了毀滅大秦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