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鬥鎮,爐鄉。
北山上,農場裏。
一名少年一身白衣,盤坐在茅屋外的石頭上。閉幕養神,盤坐吐納。
此刻,他正在回想昨晚所誦讀的《自然經》裏的茶經,其實對於茶道,華夏國早已有了幾千年的曆史。而現實生活中的茶藝師按照茶經裏麵所講,顯然都隻是接觸了皮毛而已。
段毅之所以如此喜歡這本經書,是因為這本《自然經》裏包羅萬象,裏麵講述了許多早已失傳的一些人和事。
就這樣,段毅一呼一吸,吸進空氣裏的精華,吐出的則是經過他身體提煉之後剩餘的渾濁之氣。
飛靜靜的趴坐在他的旁邊,屏住呼吸,因為它可不想在關鍵的時候影響到它主人的修行。
隻是如果這樣的場景,被外人看見,他們肯定會在心裏大罵,這個人一定是瘋子,學什麼不好,學和尚們打坐,簡直是瘋了!
好在北山上,人跡罕至,處了旁邊的狗,還有後山上的野狼,剩下的就是農場裏的植物了,不過這樣倒也落了個清閑。
其實,如此這般安靜的環境,是很適合修煉《自然經》的。
冬的朝陽很是溫暖。
當它將陽光灑向大地的時候,滋潤了地球上無數的生靈。
從大姆林裏獲得的三株仙頂雲霧茶之後,段毅突然對茶道有了更深一層的喜愛。
在整個胡建省,對於茶道的追求相比華夏國其他的省份來,都要來的濃厚一些。一般在普通的老百姓家中都會具備一個茶具,等到有客人登門造訪的時候,他們就會給來客獻上一杯好茶。
與其是請人喝茶,倒不如是請人品茶。因為“品”字,更能體現出當地人民對茶道孜孜不倦的追求。
盤坐在石頭上冥思的段毅,很快想到了昨晚誦讀的點茶法。
關於這點茶法早已在民間失傳,具體失傳的原因不得而知,隻是當段毅看見茶經裏對於點茶法有著很高的描述,他自然是要一字一字慢慢斟酌。
點茶法來自於宋朝,當時風靡一時的點茶法受到了貴族階層的推動,很快宋朝的達官貴人與文人雅士都熱衷於把玩這種點茶法。
當時的達官貴人經濟寬裕,時間有多,在點茶法上,他們自然是要精益求精。
……
良久之後,段毅發現自己的身體內有一股真氣流遍全身,身子也越來越熱起來,他這才停止了打坐,帶著飛回到茅屋內,休息一會。
中午時分,段毅匆匆忙忙下山吃了下飯,便往縣城裏開去。他專門找了一家販賣茶具的店。
店主是一個發福的中年女子,她的肚子很大,很顯然他的褲子也是特地加工製成。
“歡迎光臨,請問你需要買點什麼?”一看見有生意進門了,這個胖女人立刻從躺椅上站起,笑臉相迎。
隻是當她看見進來的是一個乳臭未幹少年的時候,她有些失望。
她很認真打量這個少年,一身便服,腳上穿的是一雙縫補過的帆布鞋,身上沒有一樣值錢的東西,這樣的打扮一看便知道是窮屌絲!
這個胖女人笑盈盈的臉一下子拉了下來,原本的熱情也消失的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