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薰衣草之殤(2 / 3)

我點了點頭,繼續查看現場。

我在女屍的領子中發現了一條很細的黃金項鏈。這項鏈是在女子脖子被刺,自己垂死掙紮的時候被自己拉斷的。

女子的手指上帶著金戒指,耳朵上帶著金耳環,都是原封不動的。同時在電視櫃邊,放著一個綠色的女士挎包,包中有皮夾,裏麵有三千多元的現金以及各種銀行卡和證件。在挎包旁,還放著一台手機。

那麼根據這些情況,可以看出凶手不是求財。

女屍的衣著完整,沒有遭受過性侵,那麼凶手作案也不是求色。

不是求財也不是求色,那麼會不會是仇殺呢?

這一點可能性是有的,因為死者的脖子被捅了三下,這明顯的就是要取其性命。

所以我和老呂一致認為,仇殺的可能性最大。

我在現場還發現了煙頭,這種煙是重慶常有的煙,朝天門。煙的價格零售一般是六元。現在抽這種煙的人,我估計其經濟條件不是太好。

同時在廚房和裏屋的交界處,還發現了一隻腳印。通過腳印大小判斷,此人的身高在173公分左右,說明這腳印和之前門簾上的血跡,應該是同一個人留下的。

而凶手為什麼會在這個位置留下腳印,我估計是凶手到過廚房,並且利用廚房的水龍頭洗過手。

之後這個猜想被證實,因為在廚房的水槽排水口,提取到了血液殘留。

現場的勘查基本結束,刑偵隊很快的做出了勘查報告。

勘查報告中,那門簾上的血跡不屬於死者,是一名男性的血跡。從那男性血跡中提取的DNA數據和薰衣草、煙頭上的DNA數據做了對比,完全吻合。可惜的是,在全國DNA數據庫中,並沒有找到與之匹配的DNA數據。

那麼這一點就說明,這名男性與死者進行過搏鬥,並且受傷流血。

而且那屋內的薰衣草,也是凶手帶入按摩店的。

在調查報告中,反映出死者何雨蓮的背景十分的複雜。

何雨蓮今年36歲,卻有過四段婚姻三個孩子。其中有兩個孩子是跟著她前夫的,何雨蓮獨自撫養著和第四任丈夫的孩子。

從這份資料中,我對何雨蓮和其孩子表示同情。而且覺得何雨蓮婚姻之坎坷,生活之不易,讓人不禁感歎。

而且據調查,何雨蓮還有一個男朋友,名叫馮敏成,今年26歲,整整比何雨蓮小了十歲。

相差這麼大歲數的姐弟戀,這個馮敏成會不會是殺人凶手呢?

老呂很快就鎖定了這個馮敏成。

通過調查,發現馮敏成的家庭是極其反對他和何雨蓮在一起的,反對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何雨蓮的年紀和馮敏成相差的確太大,第二是何雨蓮還帶著一個四歲大的孩子。

不過即使家中反對,馮敏成還是和何雨蓮同居生活在一起。

這個馮敏成開著一家小副食店為生,其店鋪不在臨街和鬧市區,所以生意慘淡。兩人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靠著何雨蓮支撐。

通過對何雨蓮居住地的左鄰右舍進行調查,得知馮敏成與何雨蓮的感情並不好,經常在半夜吵架打架。

那麼會不會是因為兩人發生了一些爭執,馮敏成一氣之下殺死了何雨蓮呢?

在傳喚馮敏成以後,讓我們大失所望。

首先是馮敏成的身高,他隻有一米六五左右,和我推斷的凶手身高不符。

第二是馮敏成不吸煙。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現場我們是發現了凶手的DNA的,與馮敏成的DNA一對比,完全不符合。

之前看似最有可能的嫌疑人,就這樣的排除了,那麼還有可能會是誰呢?

馮敏成給我們提供了一條線索,那就是何雨蓮的前夫,很有可能是殺害何雨蓮的凶手。因為其前夫一直想爭奪兒子的撫養權,但是因為工作問題,一直爭不過何雨蓮。

馮敏成口中的何雨蓮前夫,就是何雨蓮的第四任丈夫,張隨安。張隨安是一名船員,長期漂泊在長江之上,很難照顧到家庭。因為丈夫長期在外,躁動不安的何雨蓮給張隨安戴了綠帽子,張隨安一氣之下和何雨蓮離了婚。

也正是因為張隨安的工作原因,他沒有爭奪到兒子的撫養權。因此即使離婚了,還是多次找過何雨蓮鬧過矛盾,其目的就是想要回孩子。

而且在鬧矛盾的過程中,還大打出手過,並且因為這個事情,張隨安還被拘留過。

那麼這個張隨安的犯罪嫌疑一下就有了質的提升。

不過在調查的深入進行後,又是讓我們大失所望。

我們並沒有找到張隨安,而且根據張隨安的單位反映,張隨安在一周前就跟著船出去了,現在應該在上海。他的具體位置得到了他所在船隻船長的確認,何雨蓮遇害的時候,張隨安根本沒在萬州。

又一個可疑的人物被排除了。

偵破工作就是這樣,在偵破過程中,我們會走千千萬萬的道路,不過最終隻有一條道能夠走通。所以,千萬不能灰心,也不能知難而退,要抓住凶手,隻有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