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承擔著宣傳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責任,本質上就是群眾工作。隻有自覺貫徹群眾路線,主動麵向群眾、熱忱服務群眾,才能確保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屬於人民、服務人民的性質和方向,才能更好地發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重要作用。

——劉雲山在第九期縣委宣傳部長培訓班與學員座談時強調,要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引領,把思想道德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人民、引導社會、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要以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為目標,推進文化與科技、教育和經濟等融合,加快培育骨幹企業,發展新興業態,不斷提高文化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

——劉延東日前在江蘇調研時強調,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必須牢固樹立新的文化發展理念,統籌處理好文化建設中若幹重大關係,不斷提高文化工作科學化水平。

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凡是能夠取得卓越成就者,除了專業知識、能力之外,必定在思想和人格上有其過人之處,必定在文化上有其獨到的見解。他們奉獻給社會的,除了具體的產品和作品外,同時,還有從業過程中體現的思想、風範、睿智與激情。

——孫家正在《文化與人生》一文中說。每個人都生活在文化之中,都自覺不自覺地創造或代表著某種文化。從商也好、從文也好、從政也好,方方麵麵的工作,都與文化有關。

原創的好處就是,它是屬於你的作品。即使別人也來做這個,也做不出你個人的感覺,源頭是你,你有自己的情感和曆程。

——編劇王麗萍說,劇作家要堅持原創。有感而發、真誠寫作,寫自己所思所想,不能為寫作而寫作,同時,也要學會體驗生活。生活是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而表現人性的真善美,應該是編劇們一生的藝術追求。

新的藝術一麵要適應新時代人民大眾的審美需求,一麵還要以傳統文化中的人文情愫、閃耀著人道主義和人性的不朽光輝,以及關注現實的精神和品格,矯正和克服時尚藝術中膚淺和庸俗的傾向,達到陶冶人們情操、淨化人們心靈和提高人們文化素質的目的。

——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說,藝術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要以新的形式語言激勵人們的創新思維,但是不能以片麵地求新求異為目的。

文化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它是無煙的、綠色的產業。它是用大工業生產的方式、成批複製的方式進行生產的。麵對以大眾為消費對象的行業或產業,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成為文化產業。如果一個民族的所有文化都進入產業、進入市場,那麼不是說這個民族的文化都可以賣錢或以賣錢為目的了嗎?

——馮驥才說,文化產業化要遵循科學規律,文化最重要的還是其內涵精神。

中國雜技藝術“走出去”,重點要建立現代經營管理機製,推進雜技產業化步伐;充分吸收中華文化精華,不斷強化雜技藝術的創新與創作:依托國家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形勢,大力倡導文化與經貿齊頭並進:積極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實現雜技可持續發展。

——針對雜技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中國雜技對外商演的話語權還較弱且尚處於被動局麵、缺少現代的管理和運營模式等問題,有關人士提出了以上建議。

我覺得在大學裏麵談藝術產業化很不好。這個詞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一個邪惡的概念,邪惡是構成誘惑的,我覺得藝術自身一定有真誠的東西,更主要的是藝術產業化這種想法會毀掉很多年輕藝術家的價值觀。

——藝術家王廣義說藝術還是回到最簡單的東西,你熱愛它你就做,其實社會不需要那麼多藝術家,藝術創意產業太可怕,變成養殖場概念了。

批評是與當代藝術發展關係最緊密的學科,它與當代藝術的發展是並行的。雖然,批評還談不上對當代藝術能起到引導作用,但在當代藝術發展過程中,批評至少能夠及時地注意到正在發生的事情,及時地發現新的藝術潮流、新的藝術現象以及優秀的藝術人才和作品;批評能夠用敏銳的眼光把握當下的情況並及時做出判斷,給予肯定,從而起到推動當代藝術發展的作用。

——畫家、策展人賈方舟說,中國需要學術批評來引領藝術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