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 轉角的風景更多2
疼惜無罪,但不能隻選立場不辨是非
當父母的,若濫用私心,不僅會給無辜的孩子招黑,在旁人看來其實也特別可笑。在把自己的孩子想象得特別完美的時候,父母至少應考慮一下:自己的基因足夠優秀嗎?自己給予孩子的教育足夠卓越嗎?如果兩樣都不占,又是從哪裏得出孩子特別完美的結論呢?
我在結婚之後一直處於恐育狀態,很抗拒生小孩。其中原因,並非我受不了養育孩子的苦累,我隻是擔心自己變醜,不是形象上的醜,而是人性上的醜。是的,我就是被現實中那些當了爸媽就開始審美混亂、不辨是非的人惡心到了。尤其他們還總是神秘兮兮地說:“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說這話的人多了,搞得我一度誤以為,不管是誰,隻要做了爸媽,就肯定會變得沒有節操和下限,這不是個人可以控製的。
有天我去逛商場,逛累了便坐在小廣場的椅子上休息,旁邊剛好有位媽媽正在哄小寶寶玩。那個小寶寶有兩三歲的樣子,長得白白胖胖,非常漂亮,我母性大發,便對著小寶寶笑了笑,結果,嘴角剛咧開,那小寶寶便飛起一腳,直接踹到我的裙子上,留下了一個看起來有點呆萌又有點讓人無語的小腳印。
正常情況下,出了這種事兒,做家長的一定要批評一下孩子吧,至少要告訴他,這麼做是不對的吧,但這位媽媽並沒有這樣做。她寵溺地抱起那個小寶寶,在他的小肉臉上親了親,貌似還覺得孩子特別機靈,畢竟都學會攻擊人了嘛!過了很久她才想起我,看了看留在我裙子上的小腳印,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沒事兒,小孩嘛,都淘氣,再說小孩兒的腳不髒!”
我被她搶了台詞,不知如何應答,當下便愣在原地,瞠目結舌地看著她繼續逗那個小寶寶開心,過了很久,還是覺得心裏別扭,就弱弱地反駁了句:“小孩不懂事,大人得懂事啊,您也應該管管孩子,至少要告訴他這麼做是不對的!”
那位媽媽立馬不高興了,轉頭看向我,臉拉得老長,又上下打量我一番,認定我是個沒有生育經驗的女人,遂因母親身份加持優越感爆棚,並擺出一副“沒生過孩子的女人非常幼稚,我懶得和你計較”的姿態,說:“你這個人啊,可真是不懂事,一看就是沒有生過孩子的人,你說你這麼大個人,幹嗎和小孩兒一般計較!”轉頭堆滿笑容,對那個小寶寶說:“走,寶貝,咱去別的地兒待著!”
嘿!從始至終,我做錯什麼了?被小寶寶踢髒了裙子不說,還莫名被寶寶媽鄙視一番。至此,我倒是真的可憐那個小寶寶,呱呱墜地,初來乍到,猶如一張白紙,在一切都需要靠大人引導的時候,就這樣活生生地被大人們帶跑偏了,連想要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的機會都被無情剝奪了。
生活中,還有很多更過分的家長。有一次,我在公交車上遇見一個帶寶寶的媽媽,她一直讓小寶寶穿鞋站在座椅上,小寶寶忽然尿急,尿濕了座椅,那位媽媽不急不惱,慢悠悠地抱起孩子下了車;還有一次,我在肯德基裏吃東西,眼見著一位媽媽在座椅上為自己的寶寶換尿不濕,並直接將換下來的髒尿不濕扔在桌子下;竟然還有一次,我見到一位媽媽直接在地鐵裏為自己的孩子把尿,有路人提醒她廁所就在不遠處,卻招致這位媽媽的不快,她覺得“我的孩子那麼可愛、那麼弱小,你們這些人好無情竟然會嫌棄他的尿”……
命運不濟的孩子,總能攤上越長越醜的父母,在家庭的影響下越長越歪,一生回不了頭。
有個小男孩,讀小學的時候跟父母撒謊,騙錢去網吧打遊戲,後來事發,被父母堵個正著。從此後,那個小男孩的父母逢人便散播這樣的觀點:“網絡真是害死人!”並以自家孩子為例:“你看我家寶寶原本是多麼聽話的好孩子啊,就因為接觸了網絡,才變成現在這副不上進的樣子!都怪網絡!”
現在這個信息化社會,網絡無處不在。接觸網絡的孩子多了去了,也沒見所有的孩子都“學壞”了,人家孩子懂得利用網絡來查學習資料,為何你家孩子就去打遊戲呢?
這個男孩讀初中後,背著父母和鄰班女生早戀。老師因此把家長叫到學校談話,還是那對父母,他們再次痛心疾首地挖出了孩子早戀的根因:“都是電視劇害的!現在的電視劇不教人好,天天卿卿我我,孩子那麼喜歡看,能不學壞嗎?”
要這麼一說,這個世界可太危險了!現在不光電視劇裏有卿卿我我的鏡頭,電影裏有,小說裏有,歌曲裏有,廣告裏有,就連動畫片都越發成人化,加了好多感情戲呢,除非孩子耳聾目盲,要不然時時刻刻都要浸染在這樣卿卿我我的環境中。不過,既然大家都身處同樣的環境之中,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沒有早戀的孩子呢?
這對父母,從來沒想過這樣的問題,他們帶著對外界的譴責和擔憂,一路護送自己的孩子考高中、考大學、求職、結婚。當然,因為沒有打下良好的基礎,孩子越跑越偏總是在所難免,好在父母總是能及時找到各種客觀理由為孩子開脫,他雖然活得很歪,但活得理直氣壯。
這個男孩考不上好高中的時候,父母說:“都怪天氣不好影響孩子發揮,都怪走後門的太多、作弊的不少,不過話又說回來,不走後門、不作弊即便考上好高中也未必能考上好大學。”一番開解之後,全家人總算自己說服了自己,心安度日。
三年後,這個男孩沒能考上一所好大學,這時他的父母說:“都怪招生名額太少,出題太難,監考老師太變態,班主任管理太差,科任老師教得不好。不過,考上好大學也未必能有出息。”全家人再次獲得了心靈的安寧。
四年後,這個男孩從一所非常一般的大學畢業,就業市場慘淡,想找份好一點兒的工作很難。父母四處托關係未果,有親友關心問起,便自己圓場:“都怪領導太迂腐、太片麵,隻看學曆不看能力;都怪我們家裏沒有背景、沒有人脈,輸在不可抗力上;都怪孩子長得不夠好看,又生在一個看臉的世界。”他們獲得了所謂的體麵與解脫,又一次心安。
後來,這個男孩勉強找了份工作,待遇一般,發展前景一般。一段時間後,經人介紹認識了個女孩,談了幾個月戀愛,女孩看清這家人的真實麵目,不想跳火坑,決意分手。這個已成人的男孩經過二十幾年的耳濡目染,頗得爹媽真傳,養成了凡事“主觀不努力客觀找原因”的脾性,他逢人便痛陳:“現在的女孩子啊,太現實!太拜金!”旁人笑而不語,他爹媽也開始幫腔:“我們兒子多優秀啊,是那個女孩子有問題!兒子啊你別傷心,你還能找到更好的!”
當然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最後隻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找到一個條件匹配的姑娘結婚。婚後生活,少不了自我感覺良好的公婆的摻和,越發雞飛狗跳。這對榮升公婆的爹媽,一直認為自己的兒子是天下第一出色、天下第一帥,總覺得兒媳婦配不上自己的兒子,於是諸多挑剔。三番五次,家裏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兒媳婦凡受了委屈,這個男孩總會媽寶氣質爆棚,說:“我媽這輩子不容易,她是我媽,你得孝敬她!”
結果,婚後不過兩年光景,媽寶男出軌了!媳婦掌握出軌證據,堅持要離婚。這對爹媽便開始為自己的兒子辯解:“都是那個小狐狸精勾引的,我兒子不同意,架不住小姑娘往上撲啊!”甚至還會無恥地說:“這證明我兒子有魅力!”但兒媳婦堅持要離婚,最終,婚姻以破裂收場。從此後,離婚的原因就從兒子出軌變成兒媳婦不夠包容,這對爹媽逢人便埋怨:“她太沒有責任心了,說離就離!她太沒有包容心了,就這點兒事就不能忍了!”
看到這裏,是不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大家趕緊來對號入座吧,就這種類型的父母,廣泛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甚至有可能就是明天的我們,從孩子出生到成家立業,父母一路護送,節操慢慢碎得連渣渣都不剩,是非觀顛覆得離譜!試想,如果當了父母就要變成這副德行,我怎麼可能不恐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