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9(1 / 2)

9

李青其實和兩方談聯合的時候,就覺得跟著呂企的利益更大些,而且是呂企先找的他商量創業,所以呂企一說策劃的事李青就已經在製定規章製度了,因為這個東西都是些細則,而那些人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基本上寫什麼是什麼,隻要呂企這個老板點了頭,基本上製度就能夠運行了,而呂企說了全權交給自己,那麼他同不同意也隻是走個過場。所以提前已經擬列出了一套製度,整個製度雖然條目繁多,但大概就兩個意思,一是童叟無欺,誠信經營一類的,還有商會資源的共享和扶持,但如果發現有問題,第一次罰款,第二次追加罰款,第三次逐出商會並告罪官府,不光做不成生意還要吃官司停業,維持商會的正常信譽。

第二個就是會員入會費了,依附於商會的小商販一年的會員費,是一年一錢銀子。當然會費不強製,但是交了會費的就把東西能放在那裏,第二天無論什麼時候人家都能在那裏賣,東西也不會丟了,占得地方也不大。而且都是呂企和士東商鋪門口的好位置。而普通客人的會員費,分等級,有一年五個大錢的和十個大錢。

根據級別的不同可以享受一是價格上的優惠,在所有商會的產業和商戶都能夠享受,二是稀缺物資比如藥品,有會員的可以優先供應,而在一般地方根本買不到,而三就是會員優先,有會員的不用排隊,甚至商會把東西送過去,而沒有會員的即時進來了會員一來你也得延後讓會員優先。也就是說,會員越多的享受的服務越多。

這套製度作為商會的根本製度得以保留,以後隨著商會規模的擴大。雖然有多次章程改動,細節不斷增加但李青的這一套製度依然是整個商會製度的基石。

之後就是商標和名稱。李青擬定了幾個商會名稱和標識,製度細則他們不惜的看,但是商標和名稱還是看的懂得,這個是要在會上討論的,所以多搞幾個讓他們有的挑選,這是人的本性,也是搞設計的必須要掌握的,而且不能太少,又不能太多,太多了老是改也顯得不好,太少了就一個大家都不同意還得回去設計,商會名稱想好了,但商標不能太複雜,又得

有代表性,更像是個記號,把商會名字縮小化那是土鱉才搞的設計,而且開會的時候製度名稱都可以我先開口,唯獨商標要讓他們先討論,否定他們的討論後再提出見解通過的概率會更高一些。這東西會設計的不如會說的,還得琢磨怎麼說服他們用我的設計。李青想著。畢竟以前也給一些商戶做過幾次設計商標,但是最後都搞得很不愉快,自己嘔心瀝血的設計商戶不樂意用,而商戶土鱉就認哪個名字縮小和印章似的商標,那你找我作甚,找刻章店的師傅不就行了。商戶不滿意給錢也拖拖拉拉,所以別的出主意代寫書信他都沒問題,但是設計商標這種事還是很頭大的。所以一定不能讓自己拿主意!

進入雨季,天上總是陰沉沉的,遠處遠遠地有悶雷聲,但是短時間內還是不會下雨的。雖然不再是冬天了,但是還是有些濕冷,五個人在呂企家的二樓上烤著炭火,一是驅走濕氣,二是取暖,李青便按順序開始說自己設計的成果了,李青:“首先,咱們這個商會的名字,我有個想法,咱們縣呢,叫九山縣,而咱們這條街呢,又就叫九山街。幹脆就叫九山街商會吧,這樣顯得高大上一些,畢竟聽起來就像是九山縣的九山街有一個九山街商會,讓人一聽就知道,諸位意下如何?”

呂企從前住在漁村,在集鎮上賣魚,還從沒問過這個街叫什麼名字,今天要不是李青一說,呂企現在還不知道這個街叫什麼名字。“奧,這個樣子啊,我覺得還不錯,諸位有什麼想說的麼”呂企覺得李青的想法挺好的,便問大家,大家也覺得這個名字挺好,縣裏呢有南市和北集,咱們現在在的這個地方是北集。北集說白了就是這條九山街這麼大的地方,而且起這個名字,也看出了目的就是為了以後能夠控製九山街,所以大家沒有異議。

“大家沒有異議,那麼我把商會的規章製度念一下,如果大家覺得沒什麼大問題,我就貼出去了。”然後李青便把之前擬定的規章念了一遍,大家雖然文化水平都一般,但是一聽也知道這事對自己有利益,尤其呂企和士東,門口那幾坪地足夠收很多的會費了,按照利潤,大家都不吃虧,而張揚和陳華雖然地方不大,但畢竟在街上待得時間久了,周圍也有那麼點地方讓人落腳,而且他們倆是老戶,也沒人和他們搶地盤,這樣下來。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利潤,比以前單幹的收益要高。而且用商會的錢還能周轉自己的資金,大家都覺得製度定的不錯,都對李青豎大拇哥。

“既然前麵的大政方針都你定好了,下麵就是細節了,比如商標會徽的設計。需要大家討論一下。”李青知道最後便是最讓人頭疼的商標問題了,但他說這是細節。是小事,而大家之前都是在聽李青說,自己基本上插不上話,好容易有個說話的機會,自然要表現一番。張揚便說:“要不咱們就弄個龍,飛龍在天,一聽就霸氣。”張揚這話是在拍呂企的馬屁,而呂企一想,自己是靠幫著大魚渡劫才有的今天,大魚隱約有龍的影子,都說鯉魚躍龍門,魚就是龍。於是說:“這個想法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