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拜師九天真王(2 / 2)

二人來到稷澤之水西北盡頭,天剛黑暗而下,這時見到一人頭戴鬥笠,身穿蓑衣,相貌堂堂,在那裏撐船。玉蘭一看,原來是山上的師兄,知道這是來迎接咱們的人,趕忙上前搭話道:“師兄:是來迎接咱們的嗎?”那人道:“是的,吾亦等待多時。”

張玄楚道:“大仙,你好,你是來等咱們的嗎?”那人看了看張玄楚,打量了一陣後!哈哈大笑道:“你們終於到了,我奉師尊之命已在此地等待多時。”

張玄楚一聽是好事,趕忙躬身一拜。

那人道:“嗯,不錯不錯,根骨奇佳,身俱純陽。也得強健之身體,奇特之靈身,還增加了無數生命力。怪不得師尊叫我來接你們。”

山神玉蘭走到張玄楚身邊,介紹道:“這位就是九天真王的弟子,我的師兄,黃帝的子孫曾玄,也就是少昊氏玄囂,你應該聽說過吧!”

張玄楚摸了摸頭,搖了搖頭,說道:“沒有,這我還真不知道,我隻知道少昊是王族,有幾個人都到鍾山修仙了。”玉蘭道:“是的,玄囂是帝嚳的同宗族人,都是黃帝的後代,因為族人太多,就不一一給你說了。”

曾玄看到都認識了人,就對二人說道:“我們上船再說吧,馬上得開船了。”三人上船後,曾玄口中長噓一聲,手中船板撥動河水,小船輕輕滑動離去,慢慢的張玄楚就增大眼睛,看著此船離開了水麵,開始向天空飛去,那個方向是西北方。

張玄楚從來沒有這樣坐過船,看到飛起的船戰戰兢兢。隻見此船在天空飛呀飛,飛行速度很快,進入了雲層中,嚇得張玄楚一把抱住玉蘭,嘴裏不停念叨:“我們這是去哪裏啊,不是說要去鍾山嗎?感覺上天了。”

曾玄與玉蘭相互嗬嗬大笑,都不理會,向天空的鍾山飛去。

在久遠傳說中: “元始天王與九天真王並生於九氣之先,這時未有歲月,每一氣相去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一萬裏為一歲,當其出於太空之先‘隱乎空洞之中,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獨惟三清至聖,九天真王,非形之所具,非數之所攝,故劫劫長存,後天不老。”

後世的道家靈寶派,就出自九天真王給帝嚳的《靈寶符文》幾卷經書。因為地位太高,關於九天真王的傳說就很少很少,除非也飛仙之人,不得知其行蹤。

三人駕船很快就飛到鍾山上,來到山中頂上的一個石台前,跳下船頭。曾玄在石台邊隨手一輝,一道九彩的光芒從手上飛出,打在石台上!與此同時,石台光芒閃耀,現出一道光門。

三人互相點頭,同時進入門中,走入一個金碧輝煌的空間,裏麵到處是宮殿,處處都是飛天的仙娥仙子,各種各樣飛來飛去的仙獸,神聖威嚴的仙將神將。

張玄楚來自後世,哪裏見過如此景象,雙目圓瞪,心思風回電傳,喜樂異常,腳不能動。

這些宮殿古老而充滿神話色彩,走近一看,宮殿高不可攀,二十丈有餘。三人走進宮門,張玄楚一路恍恍惚惚來到宮殿大堂上,看到大堂左右到處都是神仙仙女仙君仙將。各路神仙處處威嚴。有的頭上有光環,有的沒有光環。 對於光環代表著身份的高大和修為的強大。

宮殿正位之台上,坐著一個仙風道骨之人,龍眉鳳目,羽衣星冠,足踏蓮花,身後祥光環繞,頭上一團大大的九彩光環。旁邊許多侍者,或是吹笙,或是擊鼓,或是古琴嚷嚷,或是迷彩洞音,迷人動聽,聲不咋耳,樂趣無邊。

九天真王見曾玄帶張玄楚與玉蘭到來,雙手罷休前後侍者。曾玄首先禮拜道:“弟子曾玄拜見師尊,不負師尊所望,把張玄楚也接到。”

真王道:“一路辛苦,下去吧。”說話的聲音有如洪鍾,熙熙攘攘,轟轟鳴鳴,回音響徹四周。

曾玄趕忙指示張玄楚下拜,此時的他看到如此真仙之人,似乎忘記了該怎麼去做,趕忙上前躬身下拜,玉蘭跟隨其後同時下拜。

九天真王道:“你們都起來吧,一路辛苦了。”張玄楚道:“多謝仙師,祝仙師仙福優祥,壽與天齊。”學著電視裏的樣子,拍幾句鍾聽的馬屁。

九天真王雙眼跳了跳,眼動心不動的笑道:“嗬嗬嗬嗬嗬,你到是很會說話,那麼我問你,來到這裏,你想學什麼,是想學長生不老,還是想學壽與天齊,想學習煉丹入道,還是想坐禪靜心,還有那讀經超度亡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