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地府遊記之孟婆(1 / 2)

地府在於陰間之中,陰間又稱陰司、陰府,或又稱幽都、冥界等,是神話和宗教中的概念,指人死以後居住的世界。

中國有三界之說,就是天上、人間、地獄;人是有靈魂的,每個人都有三魂七魄,至少在黃帝以前,人們就認為人分魂魄,作為陽氣的魂和作為陰形的魄結合形成人,人死以後,神魂靈氣歸於天,精魄形骸歸於地,以魂氣形魄來解釋人前世、現世和來世的演化,並將精靈世界分為三界:地上的人間,天上神靈的天堂,地下精魄的地府。黃泉可能是中國宗教信仰中最早出現的陰間地府的概念。

地府的概念大於地獄,陰間的概念又大於地府。陰間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間,與人世間同等,因而不局限於地府,甚或可能和地上人間在空間上重合而人無法感知。

話說張玄楚在路上走著,從入口之處進入陰間,這裏應該叫住鬼門關,過了這關此地就是真實的黃泉路,到黃泉地府時沒有一個鬼兵守護,在黃泉路上有很多孤魂野鬼,他們是那些陽壽未盡而非正常死亡的人和動物,他們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轉世,更不能到幽間,隻能在黃泉路上遊蕩,等待陽壽到了後才能到九幽報到,聽候閻羅王的發落。

走在黃泉路上有火紅的彼岸花,在路上都盛開著的花,不見有葉子,叫住彼岸花。彼岸花是一般生長在河邊的接引之花。在這兒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橙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

走過黃泉路後,有一條河叫忘川河,忘川河水呈血黃色,裏麵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蟲蛇滿布,腥風撲麵。惡人鬼魂墮入河中,就好似“銅蛇鐵狗任爭餐,永墮奈河無出路”。讓人想到陰間奈河的恐怖。

忘川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橋分三層或者叫住三座橋三身橋等,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過上層的橋,善惡兼半者過中間的橋,惡人的鬼魂過下層的橋,多被鬼攔住掉往橋下的汙濁波濤中,被銅蛇鐵狗狂咬。

橋上青石橋麵,五格台階,橋西為女,橋東為男,左陰右陽。“誰若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出於此。千年的回眸,百年的約定。也許這一世的夫妻情緣,開始於斯,恩斷於此。

奈何橋下幾千丈,雲霧纏繞,等待來生是什麼道路,誰也不知。來生的約定,隻是此生的一種後續,喝過了孟婆湯,已經把所有忘卻,來生的相見,隻是一種重新的開始。奈何橋,奈何前世的離別,奈何今生的相見,無奈來世的重逢。

走到橋頭,邊上有一個大石碑,上邊兩行詩:“花葉生生兩不見,相念相惜永相失。”這橋上有二位鬼差看守,一個是牛鬼,牛的頭人的身體。一個是蛇神,蛇的頭人的身體,同樣穿著鬼差甲衣,手中都拿有長叉杆。看到張玄楚到此地,二鬼很是奇怪,因為見到此人頭上有淡淡的彩色的光芒,照得所有孤魂野鬼都不敢接近於他身,就攔住去路問道:“來者何人,為何進入地府?”

張玄楚道:“在下姓張,名玄楚,號紫旭,我有事要進入地府查探事情,還請二位守衛奉行通過,這是通行文書。”說完後從衣服兜裏取出文書,遞給二守護鬼神。

二鬼看後,把文書遞回,並說道:“既然有通行文書,可以進去。”說完後讓開一條路,張玄楚舉步踏上奈何橋。

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台叫望鄉台,望鄉台的建造結構相當奇怪異秉,上寬下窄,麵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條石頭小路上去外,其餘盡是刀山劍樹,十分險峻。進入地獄的鬼魂們可以眺望陽世家中情況的地方,能夠看到陽世自己所見的一切。

邊上有個莊叫孟婆莊,門口不時有一個老婆婆站在那兒招呼各種鬼,她就是孟婆。邊上有石頭碑文,上麵兩首詩:

遊遍陰司過奈何,獄囚冤債盡消磨。孟婆亭下相分手,颯颯仙風鼓太和。

陰司有座孟婆莊,絕色女子賣茶湯。來人吃得湯和水,三十五天不清爽。

鴻蒙初開時,世間分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間即所謂的陽世,地即為陰曹地府。三界劃定,無論天上地下,神仙陰官,俱都各司其職。孟婆從三界分開時便已在世上,那時是一棵回生草,經過千萬年修得人生成為仙界一個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