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赤帝血生慶都赤龍化生堯(1 / 2)

赤帝血化身慶都,遊出身地遇赤帝元神之龍。接上一章:

帝嚳道:“這個亦並沒有什麼不可,不過恐怕是空跑的了。剛才老將等大夥兒人又追蹤而去回來,尚且無處可見,何況時隔一夜之久,路有千條之多,從何處再去尋起呢?”

常儀道:“雖則如此,但是妾不親往一行,心終不死,萬望我帝賜以允許。”帝嚳答應道:“那就是了,明日朕和汝一齊前去吧。”常儀至此,方才止住悲聲。大家心裏亦都仿佛以為確有把握,可以尋得著的一般,略略放懷,暫時各去休寢。事情總不是想象美妙,幾天下來,毫無消息,眾人思念而回帝都了。而在帝嚳為自己女兒忙的時日,他的另一個帝妃慶都在她的父母家要生帝堯了。

且說那帝堯怎樣降生的呢?原來是慶都自從一年前歸寧之後,到了伊耆國,伊耆侯夫婦格外的優待她,自不消說美。隔了多日,伊耆侯夫婦和慶都開心說道:“這幾日天氣都很好,我們陪你出去遊玩遊玩吧。”

慶都聽了非常歡喜,就問道:“到哪裏去遊玩呢?”伊耆侯道:“我們這裏可遊玩的地方很多,你還是喜歡水呢還是陸路呢?”

慶都道:“女兒想還是水路好啊。一則坐船比較的安逸,二則風景亦似乎比山嶺來得清秀美麗。”伊耆侯道:“那麼我們到大陸澤去吧,那邊風景很不壞。”當下議定了。

次日早晨,伊耆侯夫婦便同了慶都,徑向大陸澤而來。一路山勢逶迤,林木蔥鬱,花草美顏,正走之間,忽然空中落下一塊細石來,正打在慶都額頭上。慶都出其不意,雖然則不甚麼痛,不免也吃了一驚,往上一看,並無別的其它物,但見一群小鳥向前方飛去,頗覺得詫異。

伊耆侯道:“這種鳥兒名叫‘精衛’,又叫‘鳥市’,又叫‘冤禽’,又叫‘誌鳥’,原來是炎帝神農氏女兒的魂魄所化的。

當初神農氏有兩個女兒都是慕道求仙,要想長生不老,哪知後來一個女兒,跟了赤鬆子仙人雲遊四方,居然成了神仙。還有一個名叫女娃,偏沒有成仙的緣分。赤鬆子不去收她,她憤怒極了,要想跑到海外去訪求神仙。

誰知到了東海,上船不過半天,舵翻檣折,船體破壞,她人竟溺水死了,因此它的精魂不散,就變成這種鳥兒。它的窩都在我們國的西麵發鳩山上。他們常常銜些小木小石飛到東海去,丟在海中,要想填平東海,以泄它溺水死之恨。

它們一生一世,除了飲食倦臥之外,就是做這件事情,曆代以來,子子孫孫,無有休息間斷,真真是個怪鳥。我們在這一帶走路,往往給它所銜的小石打著,這是不足為異的。”慶都聽了,方才恍然。

過了一會兒,走到一座林中,隻聽得一片叫“精衛”之聲,原來就是這些小鳥在那裏自己叫自己。仔細一看,形狀很像個烏鴉樣,不過頭是花的,嘴是白的,腳是赤紅的罷了。

過了幾日,大家到了大陸澤,船隻早已備好,就一齊登船。

正要啟碇,忽然一陣大風,隻見東南角上卷起一朵紅雲,那紅雲之中仿佛有一個動物,蜿蜒天矯,跟著紅雲,直向船頂飛行而來。

片刻之間,愈逼愈近,鱗爪全然可見,原來那是一條赤龍,長約有十餘丈,張牙舞爪,驤首搖尾,赤紅的身體在空中不時遊走,形狀很是怕人,大家都看得呆了。

後來那條赤龍漸漸到船的左邊近處,頓然間風也止住了,雲也散開了,它卻盤旋於船的左右,忽而飛騰起來,忽而上下搖擺,總之不離開這隻船來,把眾人都嚇得驚疑不定,也猜不出是禍還是福。

獨有那慶都不作一語,亦絕無恐怖之事,盡管憑著船窗,呆呆的對著那條赤龍看。看到後來,臉上露出笑容,仿佛那條赤龍是十分可愛的樣子,大家看她的樣子亦莫名其妙。過了一會,天色也晚,暮雲四起,那條赤龍亦漸漸憑空消失不見了。

當夜眾人就宿在船中,談那條龍的奇異,伊耆候夫人道:“我們今朝假使不是為了這條龍來,可能早已走了不少路了。雖則看見了一種沒有見過的東西,卻是耽擱了我們半日的行程。”

伊耆候道:“有什麼要緊的呢,我們原本是遊山玩水,並沒有什麼一定的去處,就是多遲幾日,亦不妨,反正都是遊玩,見了龍也是一件新鮮事。”

三人說說談談,不覺也向夜中,各自歸寢。

到了第二日,天色甫明,東方的亮光已經照耀天空,彩霞布滿天際,正在這時,隻聽得船外一陣呐喊之聲,伊耆侯大驚,急忙披衣起身,問眾人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