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檢仙真書
檢仙真書,一名太真陰陽靈錄三元章,乃三天九靈上微隱文。天地有大劫之數,經八千劫,其文則一見三元玄台,直符三百人,玉女九十一人。佩者一形之神,皆受號自然玉仙也。無此文,則形神不變,垢魂彷徨;彷徨不定,則神與邪交;神與邪交,則有灰落之期。形神不變,則不得召仙官,命上真,及誦萬遍玉章也。萬遍玉章,皆九天太真萬神塵隱名,誦之則九天駭聽,萬仙束帶。身無檢仙之文,而輕命仙官,搖動九天,仙不為降,天不為納音,魂飛魄散,神驚氣奔,宮宅振潰,赤子擾喪,天魔生禍,身則灰亡。學有此文,則不修自仙,太平期至,奉迎聖君於上清宮。自無玄圖帝簡,刻書丹文,不得妄告寶篇,輕泄七祖充責,長閉鬼官,己身亡命,不得又仙也。
鬱絕上真三元檢仙仙氣九靈隱字文,西沙方台中之書也。南極上元所受,黃上真輔天元檢仙魂。得佩此文,上充仙官到庭,百日入室思神,得見上元之君,授子真書,自然飛行上清宮也。無此文,不得行仙道召真,身被殃。
玄上生真檢仙氣三元大告紫文,則三元台中之隱書。佩之入室,思真九十日,穢氣自消,則見三元大君,授之真書,九年得飛行空中。無此文,不得行仙道召仙官,身被殃也。
高上太上生真書檢仙氣紫微玄宮飛天真文,天地大劫周,其文則見於五嶽之室。得佩之者,入室思三元百日,精念無異想,則見真神降子形也,能役仙官,取自然之物也。慎履生死之洿。無此文,不得行仙道,輕召天真,沒身不仙也。
主禁諸天真人誦九天上書,不得佩此文者,罰之九天刺奸也。得佩此文,九天丞相主召檢天元製仙官,精思一年,得見九天真王,或見一人九頭,乘九色之鳳,降兆形也。見之勿恐,此九天真王主錄上真也。但南向伏地,啟乞求仙,自當得授九天之書也。
此文,不得輕誦三十九章大洞真經也。犯之九祖充考,身為九天刺奸所罰,不出百日必滅命也。
高上玄微玉檢三元文,刻書靈都北房之中,天書玉字,字方一丈,直符七百人,玉女八十二人。佩其文,百日精思,三元降房,子自然知天中之音。無此文,不得妄行飛仙之道,身則被殃,七祖充責,失仙之品也。
紫微玄宮飛天檢文,刻書晨登之台,照明九天之上太清上宮,元始天王授西王母,招召五嶽山海靈仙之官。精心靜念,百日見神,自知九天中隱名。佩者致仙官。無此文,不得誦消魔上經,身被大殃,慎之慎之。
玄上飛天中書檢仙之文,刻三元之台,萬始先生所出,以傳高上人,召仙致真。受者祭五嶽,百日精思,見一軀三頭之神,降兆之房。無此文,不得八節日妄行求仙之事,身被殃也。佩之神真通達,給玉童十二人,傳說所誦,上聞九天也。輕泄七祖充貴,勑五嶽符魔靈考,對罪魂也。
右九天龍書三元空洞玉檢飛玄文,刻題九天三關之門,主禁諸天真人。誦九天上書,不得備此文者,罰之九天刺奸也。得佩此文,九天丞相主召檢天元,製仙官。精思一年,得見九天真王,或見一人九頭,乘九色之鳳,降兆形也。見之勿恐,此九天真王主錄上真也。但南向伏地,啟乞求仙,自當得授九天之書也。無此文,不得輕誦三十九章大洞真經,犯之九祖充考,身為九天刺奸所罰,不出百日必滅命也。
元始玄空飛天中書三元玉檢文,元始天王刻書金墉之台,經萬劫一傳。得見此文,四極即書名於東華。佩之精思三百日,目不他視,心不異想,即見元始天王。見元始天王,便壽萬年。
學無此文,不得入名山,遊五嶽,行飛仙之道。五嶽不受,人天魔伐身,必被大殃也。
太上道君對眾道:若自己門人之中有修煉之高真,有善男子善女人,功德無量之人,得到真文傳度者:
若見九色之鳳,或一鳳九頭,此則九天玄母虛映之官,來降兆身,兆道欲成也。慎勿言,叩齒九通,咽氣九過,祝曰:
天降地載,二氣交真,三五混合,共成我身,六氣同慶,萬願開陳,上享無極,至道來臻,得乘龍鳳,駕禦紫煙,飛行上清,玉虛同鄰。
畢,心拜九過止。如此九百日中,精思不倦,克見玄母真形,得觀真人,壽無極年。
若見光色明如日月之象,此則九天元父虛映之官,下降兆身,道欲成也。慎勿言,叩齒十二通,咽氣十二過,祝曰:
玄氣散真,變化無方,天交地合,虛映太空,迥靈下降,與元混同,八景攜契,九帝結朋,得觀上真,朝禮朱房,長保天地,億劫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