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兩個雙頭小飛龍特別可愛,纏著他不停飛舞,咿咿呀呀叫過不聽,張玄楚到是不怎麼樣,也不理會,與眾多平凡的龍子龍孫的小龍幻化者說道與聊天。
玉蘭到是高興壞了,把許多好吃的送給這兩個蝴蝶小龍,這兩龍就不離開她,高興得不可開交。
張玄楚心裏到是不平常也不安寧,本著修煉是天下間最為快樂,又最為辛苦的事,也是最為複雜的東西,走到今天這一步,已經不知道經曆了多少坎坷,也不知道經曆了多少風風雨雨,更有許多,戰鬥的場景還曆曆在目,還有許多美麗的人生,在頭腦中回響。
麵對人生的苦短,天下間的奇異,來到這居所小地方,有如此多種類的小龍,這也不免驚歎這種生物的傳承非常之強大。
仙酒喝得太多,也不免想起初期感慨,回憶起以前的一幕幕。
天下修煉者,都有一個向往美好生活的心,這個心,時刻都在影響著人們自己,既然到此,喝了仙酒有點多,也說一說自己對心的看法和修煉基礎的知識。
張玄楚道:學道之人的五種心學道人的五種心主要為以下五種:第一要為生死心切;第二要知身是苦本,心是妄想造業之本;第三要真真看破,世間功名富貴,聲色貨利,都是虛華不實;第四要怕今生造下惡業,將來一墮地獄,受種種苦,無人救護;第五要知現在命根,隻此一息之間。
若此息一斷,則再求今日學道作福之事,永不可求,況受用富貴乎?學道之人若具備此五種心,則對於目前一切虛華境界,自然冷淡,心地自然清淨,向道之心也日久彌堅。現對這五種心作簡略論述,希望能對你們眾同修有所啟示。
說了這些之後,幾個龍人也加入聽講,那兩位長老更是坐在身旁聽經講道,其它眾龍聽說有人在講道,都跑來聽道。在這個無經無文無知識的地方,能聽人講道那是幾萬年來第一件事,眾多龍人本身力量強大,但不具備道心修煉,能聽道講,實在是所有眾人高興之極。
張玄楚道:第一種心是要為生死心切學道的目的是為了斷煩惱、了生死。人活在世上,要經曆諸多磨難和痛苦,如果再不珍惜人生,有那作惡多端,以後還會在五道之中輪回,求出無期,苦不可言。
一個學道者從入道之初就應當認識到生死輪回的苦楚,從而真為生死發慈悲心。隻有堅定了為生死的心切,學道者才會心無旁騖,專注修學。在修學的過程中,學道者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塵世的汙濁和人世的矛盾痛苦,從而能夠發起出離之心。
第二種心是要知身是苦本,心是妄想造業之本,修道者要認真修道,要時時想到身是苦本之源,讓其快樂從內心出發,想到自己在五濁惡世中所受到的各種苦難,更加增長自己的道念,從而積極向上,早日成就。與此同時,身是痛苦的根源,而且,人心也是產生妄想和造作惡業的根本。一切唯心所造,凡夫之心妄念紛飛,社會上的各種聲色貨利都在誘惑著修道之人,如果修行者沒有一顆堅定向道的決心,便很容易被外界的各種誘惑所俘虜,從而見異思遷。修行者若不能在修行過程中心如止水,就會被妄想所束縛。若是所產生的妄念是邪惡之念,就會成為造業的根源,有時還會在惡念的驅使下造作種種惡業,學道不成,反而墮落。
因此,在放生偈語中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忘。心忘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所以,學道之人隻有熄滅妄念之心,才能夠真正專注道業。
第三種心是要看破,功名富貴,聲色貨利,都是虛華不實功名富貴,聲色貨利,都是人之所愛,很少有人能夠看破。我們常說“名韁利鎖”,意思是說名和利就像韁繩和枷鎖一樣束縛著人的自由,使人得不到解脫。如果我們能看淡一些這些名利,我們將會過得輕鬆而充滿樂趣。然而,在這個充滿欲望和追求享受的時代,人的欲望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也許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功名利祿成了人們奮鬥的目標和人生的目的。
縱觀元古曆史上有多少英傑,有多少文人墨客,因追名逐利而落得鬱鬱寡歡,無奈和悲憤。無論是官場、生意場,還是其他社會圈子,成功者、青雲直上者畢竟是少數,於是生活中演出多少為名利所困、所擊敗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