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上表洞神世界科議(2 / 2)

宣疏,宣關,向來,回向

顯化禮文

步虛

臣聞:狀太虛之體,雖至人莫叩其端倪;圓日月之容,縱巧匠難施其光彩。恭惟太清仙境、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道德天尊玉陛下。生於無極之先,出於太虛之上。匪有匪無,匪聲匪色,獨為至道之宗;能長能短,能方能圓,莫名萬物之母。大包宇宙,細入毫芒。巍巍蕩蕩,無能名;昏昏默默,不可識。粵自洪源肇啟,玄化潛流。高卑奠清濁之形,動靜製剛柔之體。風雷山澤,聯八卦以相生;春夏秋冬,運四時而不忒。日月星辰,麗乎上;人民品物,生其間。總總林林,生生化化,此則運元炁而開天地者也。及其九皇既立,曆代相承。乃降世以為師,遂因時而設教。陳綱立紀,經論天下之大經;利用厚生,成就生民之眾務。此則隨世代而立人道者也。然後建道德之宗旨,作清虛之法程。七部妙經,隨三乘而接引;九還丹訣,付上士以修行。間陳禮樂之原,或演浮屠之學。本末畢具,精粗備陳。萬法千門,一致百慮,此則順時俗而立教化者也。以至分形三界,應跡十方。或耀魄勾陳,上理星象。或韜光柱史,下佐國家。指白骨以成人,救洪災而度劫。扶危拯難,無感不通,濟死度生。有緣者遇此,則亙古今而度人無量者也。故神通輝赫,功德崇高。在天為萬聖之尊,在世為三教之長。三十六天、三十六地,鹹歸掌握之中;八十一歲、八十一身,始顯化生之跡。神明不能極其妙,聖智不能窮其源。雖萬聲萬舌而讚揚,窮劫難盡;若一話一言之陳述,於道何裨。以今臣與弟子某等,望滄海以神流,瞻泰山之目極,不量誑惑,輒效褕揚。取聖號以為綱,刪成九禮;摘仙經而頌美,十不一存。惟其極愛敬之深,不自覺文辭之陋。伏願道心默感,天鑒潛通。以涓塵瑣瑣之言,固毋足采;然江海汪汪之量,何所不容。臣等各運誠心,共宣妙範。

舉,按人各恭敬

誌心皈命禮,杳冥昏默,冥寂玄通。粵從空洞無本,太空為道體;初發玄元始凝,祖炁立天根。造化三才,開張萬範,處無象無形之內,居太初太易之前。神寶丈人,眾和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恍惚杳冥中有象,上無複祖道為尊。

包含造化運陰陽,剖琢虛無立天地。

上輔大羅元始化,中弘靈寶道君風。

尊居太清太極宮,是號無為大道主。

誌心皈命禮,鑿開混沌,剖破玄黃。道炁混凝,由大羅而生三境;元綱流演,從祖劫而化生諸天。上列九霄,下分三界,立境界之修品,奠真仙之奧區。徧及大千,成宗皇一。萬天教主,眾和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一自洪蒙流梵炁,便從祖劫立天根。

五千五百億重天,三洞三十六部教。

各從境界明修品,悉為真仙第等階。

天人真聖盡師承,功德巍巍超萬劫。

誌心皈命禮,降九皇而設教,委曆代以為師。自伏羲以至周康,閱世者數萬餘載,始鬱華而終郭叔,稱子者十有五名。體元長仁,開物成務,示百王之軌範,作萬古之楷模。曆代帝王師,眾和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皇帝王風隨世立,通玄盤古古先生。

鬱華廣壽大成稱,廣成隨應赤精號。

錄圖務成尹壽列,真行錫則燮邑名。

育成經成郭叔終,曆代為師茲可述。

誌心皈命禮,因機立化,隨劫度人。道德五千餘言,開辟金丹之祖;符籙千五百卷,流傳正一之宗。教同出而異名,道並行而不悖。天人仰賴,仙聖依歸,玄中大法師,眾和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化身靜老初行教,東國君臣得度多。

道歸文尹顯金丹,法付天師明正一。

真多宋倫傅煉養,謙之幹吉得經科。

枇糠陶鑄幾神仙,萬古玄風長不泯。

誌心皈命禮,闡真一旨,開不二門。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東魯起見龍之歎,設泥洹之果,演浮屠之教;西胡來乘象之迎,自號古先生,時稱隱君子,名雖鼎立,德並川流。三教宗師,眾和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粵自殷周初顯跡,周流夏世立規程。

八十一國變胡風,九百餘年明道化。

宣聖聞風師禮樂,煩陀稽首受浮屠。

乃知三教本同歸,後學紛紛徒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