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後世龍虎經(1 / 2)

石流相注,成金色正赤,亦名金液還丹。亦有散屑,鼓之名曰金丹。錯之為屑,研成粉,名言金粉。

經言:“金粉相投,黃白可求。”世人不了還丹之理,或論謂一粒點成十斤,或說一銖化成百兩,虛張分數,未了端倪,廣施門戶,諂詐相扶。但嫌黃白道微,闊演大丹,蕩漾其意,眩惑旱公,危脆之詞,何益之有,指空作實,麾假成真,而棄黃白正宗,不知大丹從何而有。

古評雲言:“黃金成,世可度。黃金不成,徒自誤。”此黃白者,乃還丹之骨髓,大藥之真宗。若不了黃白,徒勞勤苦。有聚財同造,按本看方,節度非時,銖兩不定,固茲差舛,所作難成,是以聖人秘密,不能正論,多有隱語,從此經方偽謬,互相嗤眩,又不思其真理,荒蕪其法。

古人所以或隱名於形象,或托附於陰陽,潛說人間秘言,微妙有此難知曉,草惑隱山自生。故言:“紫雲頂上生,白虎含真氣。”自外閑文書,又言:“白虎含赤龍,一飛還一伏。一物貫五彩,永作仙人祿。”《龜經》言:“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天地有金,我能作之。二黃一赤,立成不疑。”

真人言:“還中複有金,金中複有還。”故言雲:“見金視之如土石也。一名天持龍虎,一名太一陰符。”《龍虎經》言:“恐泄天一之符。”《通文》言:“三光六沉。三光即水土金也。三五者,道生陰,陰生陽,陰陽生五行,伏煉還丹,成其一也。還丹三尊,水土金也。天有三尊,日月星也。地有三尊,山海河也。人有三尊,君父師也。身有三尊,三丹田也。”

真人言:“汝身有黃赤之道,陰陽三五七九之法。子得不死,可受之。三者,三魂,而屬左。七者,七魄,而屬右。青虹者,天之魂,而見於東。白虹者,天之魄,而見於西。頭有九宮,明堂有一,思見之則神仙也。人象天地,乃言三五七九之法。”

《龍虎經》言:“三五與一,天地至精。水土金三物,由變化飛騰伏煉,成大還丹。除三物之外,傍助藥物,不是正用,故不足論也。”

釋金液篇

若修金液,先煉黃白。黃白得成,乃達金石之理。黃白若不成,何修金液乎。石金性堅硬而熱,有毒,作液而難成。忽有煆成者,如鈣糊,亦不堪服食,銷人骨髓。藥金若成,乃作金液,黃赤如水,服之衝天。

如人飲酒,注身體散如風雨。此皆諸藥之精。聚而為之。所以神液就而金石化。如服金液,以甲子日,鶴坐,向日,心念天真,服之,其身金色,羽節龍車蟠蜿而下,迎之上升,白日輕舉飛也。

陰陽篇

大道衝融,而包羅天地,驅策陰陽,成乎於宇宙。天形陽而左旋,地質陰而右轉。日為陽精而晝行,月為陰靈而夜流,日月垂曜,而人生乎其中,抱陽而負陰。

聖人法象天地,辯別陰陽,外合造化,以成還丹。內養精氣,以固形體。然後使腸無滓,開閉九竅,習而靜也。不納五味,五藏清也。不聽五音,神能化也。龐裘素帶而練身也,孤居獨處而閉精也。是以氣變為血,血為陰也。血變為精,精為陽也。精者,守骨之靈神,精竭則骨枯,骨枯則神悲,神悲而後死矣。煉神守精,長生之理矣。

長生子言:“勸子學道事須貞,先斷五穀離六情。服食元氣充五形,逍遙自在隨風行。”《內經》言:學仙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神為陽而形為陰,生人為陽,而鬼為陰,陽盡不見,陽耀而陰藏,所以大藥度世,而呼陰召陽,青腰侍衛,役使鬼神。寒思太陽而熱,熱思太陰而寒,嘯吃風雲,涉海外山,坐在立亡,而出入陰陽,不有而有,不無而無者也。

張玄楚看完這一篇經文,感覺治煉仙丹不是怎麼難的,不過,這一篇經文都是下界之仙丹經文妙法,上界的仙丹可不同而言,所擁有的材料高級而無法可取。

哪怕運用七寶仙物,都是最簡單的材料而已,而下界一般用金,銀,鉛,汞,雄黃,雌黃等此些東西隻要煉製成功,都能讓人修煉度世,成仙成道。

在此經中,最為提到的是一本經文《龍虎經》。這龍虎經到底是什麼樣的經文?張玄楚根本就不知道!更不知道它裏麵到底記錄了什麼東西?勾起了他的興趣。

在遠古時代,沒有把龍虎經記錄下來,一直到了後世,終於肯有人把龍虎經傳承下來,後世才知曉它的珍貴之處。

道家之學,有所謂內外丹者,皇性命之所擊。得之者小則駐景延年,大則登仙入妙。其徒以書傳,無慮千萬卷。內丹則莫不以神黑為本,外丹則莫不以鉛汞為宗。故古訝雲:紅鉛黑汞大丹頭,相符紅黑是真修,紅鉛取精黑取髓,解得紅黑藥無比。將紅入黑保長生,用黑入紅天仙已,顛倒兩般總成還,火龍變化為天仙。此外丹之要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