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癸醜太歲朱得大將軍
癸醜太歲明時降生於靈璧,名朱得。朱得,洪武初,以萬戶,從渡江,下江東,收常婺,克武昌,平蘇湖,轉戰南北,以功升常山中護衛僉事。調福州右衛,文勤於職,倭犯沿海,率眾剿,軍聲甚振。
(五一)甲寅太歲張朝大將軍
甲寅太歲明時降生於如皋,名張朝。張朝,洪武初年,設黃平所。朝自貴州衛千戶,改任黃平軍政修舉。天資凝重,才兼智勇,常衣皂甲,乘黑馬,執鐵簡,出人敵陣,往來如飛。尤能練十卒,知幾料敵。嚴治肅理,盜賊竄逸,境內帖然。
(五二)乙卯太歲萬清大將軍
乙卯太歲元時降生於建昌南城,名萬清。萬清,字仕廉。沈靜,尚誌節,由迸士官至樞密院使。至正中鎮守建昌路總管府。辛醜四海不寧,遂棄任歸家。洪武初,竄人閩地,明太祖屢征,以一女不事二夫、一臣不事二朝為由,不就。使人求得之,貶和州知州,不就,卒。
(五三)丙辰太歲辛亞大將軍
丙辰太歲隋時降生於狄道,名辛公義,亦名辛亞。開皇初,授宣納中士,征討平亂,累遷掃寇將軍。安輯邊境,勾檢諸馬牧,所獲十萬餘匹從軍。亞除岷州刺史。岷俗畏疫,一人有疾,合家避之。病者多死。亞欲變其俗,凡有疾病者,皆輦來安置聽事廳廊,悉滿。亞親設一榻,晝夜處其間。所得秩俸,盡用市藥,病者多愈。亞召其親戚喻之,諸病家子弟皆慚謝而去。合境之內,呼為慈母。
(五四)丁巳太歲楊彥大將軍
丁巳太歲宋時降生於候宮,名楊彥。楊彥,字邦傑,幼警敏,卓犖過人,常取前賢文集縱觀作歌行。及長,誌在泉石,不樂仕迸。每乘牛往來村店,自稱東裏野民,常人山之窮盡處。嚐被召見,還作歸耕賦。無意迸取,日事唱酬,優遊自適。終迪功郎。
(五五)戊午太歲黎卿大將軍
戊午太歲明時降生於安徽,名黎近,亦名黎卿。卿甫弱冠,遂以著述為事。宣德間,應文學才行,卓然出眾,授銅陵丞政教兼舉。升知高安縣時,徭賊據城東南,卿出榜諭降之。負固,輒火其巢。然禦隸太嚴,為權臣所忌,係獄十年。獄中作太平鐃歌、鼓吹曲、太平等頌英廟。嘉歎釋之,改知泌陽。
(五六)己未太歲傅黨大將軍
己未太歲宋時降生於須城,名傅康,亦名傅黨。黨父任知古田縣,猾胥匿簿書,賦人日少,籍其家出所匿,複得實色計以饒。當人為司農寺丞,除知汀州,時兄壅守漳,其父往來就養,鄉人榮之。徙知南劍,發奸摘伏,吏不敢欺。適寇起,親率治軍,奮力鏖戰,賊皆潰去,百姓開城,呼日傅父。
(五七)庚申太歲毛梓大將軍
庚申太歲金時降生於臨潢長泰,名毛子廉,亦名毛梓。材勇善射。遼季群盜起,募勇土,梓應募,以捕盜功授東頭供奉官。天輔四年,招諭臨潢,梓率戶二千六百來歸,令就領其眾。天會三年,除上京副留守。久之,兼鹽鐵事。天眷中,除燕京曲院都監。梓茌臨潢十餘年,吏民畏愛如一日。
(五八)辛酉太歲石政大將軍
辛酉太歲元時降生於河南,名石正卿,亦名石政。石政,泰定間為萬泉尹。直而不華,勤而能慎,政尚廉平,善化平民,有義氣,勁直不屈。讞獄平允,訟無冤濫。致仕平生,廉介不阿,卓有定守。歲饑,出穀賑濟,又煮粥施藥,全活甚眾。
(五九)壬戌太歲洪充大將軍
壬戌太歲明時降生於錢塘,名洪鍾,亦名洪充。洪充,成化十二年迸十,刑部主事,遷郎中,奉命安輯江西、福建民。弘治初,再遷四川按察使,曆江西、福建左右布政使,擢右副都禦史,巡撫順天,整飭薊州邊備,增築塞垣,減防秋兵。歲省費數萬計。於所部潮河川鑿渠屯種。正德初,督漕運,迸右都禦史,改掌南京都察院,遷刑部尚書,掌院事。五年春,湖廣盜起,充以本官總製軍務,破滅沔陽賊。保寧賊藍廷瑞等聚眾十萬餘,延蔓陝西、湖廣。充設方略,悉就擒,以功迸太子太保。未幾,乞歸。嘉靖三年卒,諡襄恩。
(六十)癸亥太歲虞程大將軍
癸亥太歲明時降生於昆山,名虞臣,亦名虞程。虞程,明成化戊戌科迸土,初任車駕司主事,改武庫,複調車駕,升四川參議累官布政使參議。剛正不屈,不避勞怨。曆官二十年,清慎自持。居蜀二年,急流勇退。居家苦節,不問公府,篤於孝友。清苦節操,居家尤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