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曰:世間鍾,用金銀銅鐵作,兩角、三角、四角、六角、九角、無角,大小隨宜,懸治左方台閣樓殿,依時整法服、祝誦讚唱擊之。皆初急之,緩疏打三下。若八下,為節急之。複初急之,緩疏擊二十四槌。急之複急之,緩徐擊十二槌畢。
太上曰:非時不得妄擊。若不整法服,清淨祝誦,失其節度,皆五帝考之,死墮寒冰之中,百劫當生無跟之報。慎之焉。
太上曰:若道士終亡,擊鍾三百六十槌,示人知終。
太上曰:磬,以金銀銅鐵玉作。若行道禮誦、讚唱齋誡,擊以節之,皆當作架懸之。智德因說祝頌十三章:
平旦
六梵應天關,萬帝朝雲宮。飛香靄朱日,流詠順清風。神真散瑤華,靈音泛太空。眾聖赴期來,遠近聽鳴鍾。
日出
紫微發天光,青華生琅音。萬景照雲宮,眾仙禮玉岑。流響動長空,餘聲振寶林。慶此天真樂,散我幽滯心。
辰時
披雲登天軒,環目矚九清。還想排雲逸,俯聞空洞聲。眾動非所觀,妙音良可聽。發彼瓊瑤響,解茲幽蔚情。
禺中
玉女秉靈機,金鍾振遐響。開覺萬天人,拔度九幽爽。苦魂披雲出,沉魄乘運上。神力叵思議,法音被無象。
正中
太虛包六氣,至道敷一元。梵聲綸地絡,法鼓出天端。境空心自靜,情攀誌更喧。察此六時響,釋我百憂煩。
日映
圓童轉空輪,神女撫幽機。晝夜天關盡,循環星杜希。鳳鳴十二時,龍翔百六歸。擊以瓊華音,暢我天尊威。
哺時
四龍隨天運,五帝推日車。月女散寶香,雲宮下瑤華。十仙聆法鍾,俱集太上家。五苦長解脫,恒吟空洞歌。
日入
高抗萬天機,晝夜相循環。太上敷聖教,普告於世間。應境立真王,分職有司官。仙童擊玉鍾,眾聖朝天關。
黃昏
朱景控朝暉,紫輪乘夜月。二曜遞推遷,四序無停歇。玉童唱時至,寶鍾鏗然發。稽首無上尊,攜駕登金闕。
人定
陽輪下幽室,陰景照雲房。珠台鏗瑤音,碧殿藹瓊香。妙聲發空洞,微響含幽章。共美虛中曲,清音風外揚。
中夜
靈童啟星扉,聖母禦雲龍。日月相代謝,晝夜更故新。天下萬合香,空降千品真。玉音羅太虛,金爐生紫煙。
雞鳴
五億諸天境,三千世界中。方方列仙域,處處有神鍾。梵音生法宇,妙韻起靈風。因緣常不絕,功德永無窮。
常鳴鍾磬偈
盥潔披天衣,端念陸雲台。時至當鳴鍾,仙聖步虛來。瓊音微玄都,金香藹紫微。萬騎雲間逸,九華空外飛。鳳凰翩翻翔,獅子縱橫馳。
王女羅瑤饑,仙人坐誦經。稽首禮十方,虛想在三清。天尊住虛空,惚怳本無形。湛然自靈一應,常能感精誠。西妃撫瑤磬,齊和空洞聲。地獄無罪魂,天堂奏善名。一振琅鍾響,萬眾稽首聽。
太上曰:此頌偈,龍漢劫初,元始傳諸天。帝王誦之者,魂神清暢,眾真降房,鳴鍾祝之,與響齊聞,朗徹十方,萬聖歡樂,九幽赦魂,男女歌詠,國土安寧,永享福祚,世世無窮。
太上曰:眾集時,聽三下鍾,冠帶整香。長鍾竟,嚴淨威儀,複與梵音齊發庠雅。詣座旋繞竟,已叩磬節之,人天聖凡,皆以之集。當審慎焉,勿罹五帝之罰也。
太上曰:玄都有八瓊華鍾,置中天之台,應六梵氣,周十二機,不擊自鳴,聲徹十方。眾真稽首,聽聲而會玄都,諸天取則矣。智德真人及同來五百眾,一時稱善,稽首而退。
然後在看向下,是那所有法鍾之妙用與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