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方壺仙山(1 / 2)

在生洲之地終於看到了如此多的東西,雖然在前麵的兩個仙洲都有不同,但這一個生洲之地卻更不同,為了不在此地留下過多的遺憾,張玄楚遊遍了這裏,他在遊曆的過程中認識了許多仙人。

如此眾多仙人當中,讓他最為了解的是東極三官大帝,他正在遊曆山川之中,見到一位大帝神勇無比,與他攀談才知是暘穀神王水官大帝,由他帶路向前行進,一直來到三官宮,又見到二位大帝,還有眾多仙官。

二位大帝是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無上大羅天長生保命護身天尊。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第三位是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暘穀神王。

此三位大帝,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三官大帝,他們分別管理天地人三界的生老病死禍福。

天官賜福,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界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為天官賜福。

地官赦罪,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太清境。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此三官大帝在生洲之地有分靈化身,因為在天界三官大帝為真身之主,而下界的地方,住在生洲之地,就是此三官大帝也,屬於仙界在下方洲島之三官。

張玄楚道:“伏聞玄元妙道,運一炁而肇乾坤;清濁殊分,備三才而明日月。顯晦分於晝夜,寒暑布於四詩。人本衝和,為萬類之最靈;性本清虛,因五行而受賦。列尊卑於貴賤,應罪福於因緣。是以三官考校,賞功過以無私;五帝紀明,著愆非而有在。切以人生下境,命係上天。星辰運轉,值流逆而照臨;運限推遷,遇刑克而衝並。或動止悞違於五典,或命運值罹於三災。殺生縱意於貪婪,益己損彼而不善。惡言咒咀,或違犯於天基;營造興工,或冒幹於地府。至於六根三業,種種過愆,非憑道力,無以蠲除。

今辰張某慶逢吉旦,節屆上中下元,當三官考校之辰,乃九天賜福之會。今日來到此處,得見三元三官大帝,實屬三生有幸,不知生洲之地還有誰在此。”

紫薇天官大帝說道:“紫旭天帝,來到此處遊曆此地,才方知我等三官大帝,實屬我等之榮幸,在此地當然還有東極太玄救苦天尊,實乃太乙救苦天尊也,在天界他為東極太乙天帝,在下界為太乙救苦天尊,常遊曆四方,聞聲救苦,他常有救苦救難眾天尊以及眾真人千萬人。”

張玄楚道:“原來如此,在眾天所有經文當中,已有三官燈儀,我隻知其一。

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伏聞自然大聖,降九天太極之權;總主上真,禦七寶紫微之闕。降鳳輦於舉遷之會,回雲軿於上中下元之辰。校錄天人,標提功過,屆三陽而賜福,合九炁以流輝。今辰某注想高明,傾心酌獻,仰玄都而設像,建淨宇之陳儀。誌心歸命,上元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帝君。伏願衝鑒融明,純禧錫善。北都幽籍,永詮不朽之名;南昌上宮,克注長生之字。生生道備,世世心清。

祝言:高上紫微宮九炁賜福天官。真都元陽,紫微宮主。自然大聖,賜福天官。統攝天界,役使鬼神。鳴鍾擊鼓,乘車駕雲。隊仗千萬,統攝天兵。滌除凶穢,去濁流清。上帝有勑,普濟含靈。祛邪輔正,保天長存。”

說完之後麵對九氣賜福天官拱手行禮,而天官也對他抱手還禮,互相客套。

張玄楚又對地官說道:“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伏聞太陽殿上,仰大道之清虛;洞陰闕中,瞻元君而洞耀。五嶽八紘之類,會校錄於慶生;九幽三府之流,願關宣而赦罪。矧茲下土,實仰元恩。今辰某澡滌塵襟,虔遵聖範,仰洞靈而設像,建淨宇以陳儀,誌心歸命,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伏願啟耀流光,歆誠矚懇。削愆尤於動植,得遂生成;施善利於飛潛,鹹臻寧晏。至仁廣度,品物蒙庥。

祝言:高上洞空宮七炁赦罪地官。中兄赦罪,主帝元君。靈真大聖,社稷之神。滋生萬物,長養下民。祛除妖怪,掃蕩邪氛。乘雲跨虎,遊行乾坤。保安家國,內外鹹寧。蠲消九橫,馘滅五瘟。流祥賜福,與道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