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那麼這種活動就難免要受到社會的影響,反過來也將對社會發生作用。“性”是生活的一部分,與這個社會的結構、功能乃至整個社會運行都存在必然聯係。通過本章,我們將學習性所將產生的種種社會問題。
19.1性愛交往關係
性交往(sexual communication)指人們帶有性動機所發生的人際間的交流與來往,它既可以專指兩個人之間(包括夫妻之間、情侶之間等)的性活動中的交往和溝通,也可以指多人間的、在直接或非直接性交的涉性活動中所發生的人際交往。
19.1.1戀愛交往及親昵程度
人類在大多數情況下,男性和女性總是要結合的,從異性戀者的交往和相互需要來說,有人說得好:“男女乃是天造地設的,沒有了對方,彼此都不完全。”這個男性或這個女性,是你所相遇相知的、將要結合在一起的你的“另一半”。人們所稱之為“緣分”的男女相遇相知的過程,便是戀愛。戀愛交往常常是一種包含性交往的特定關係,含有一般人之間(包括非戀愛關係的男女之間)並不涉及到的程度不等的涉性的親昵活動。在校大學生談戀愛的比例究竟是多少,最新的統計數據是:正在談戀愛的,男生占27.4%,女生占30.9%;曾經談過(目前未談)的,男生占20.9%,女生占16.2%。也就是說,大學生戀愛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正談和談過戀愛的比例接近一半。
其實,戀愛不隻是在尋找或挑選合適你的另一半,而首先要自己學會做合適的一半。一位30歲左右的單身女性,出示了一份擇偶標準的單子,有49項丈夫應該具備的特質。一個男人看過後驚訝地對她說:“你不是在找丈夫,你要的是耶穌。”要知道戀愛和擇偶“重點不是在找到那一位,而是在婚姻中做個恰如其分的人。如果你要娶個皇後,你便得是個皇帝。若你要得到個好情人,你便先得是個好伴侶”。看來,在戀愛選擇對象時,與其說在選擇對方,不如說先要選擇好自己。高校教室裏的課桌常常是大學生抒發情感的處所,有一男生和女生的感慨非常有趣。男生說:“我很帥,但是沒人愛!”女生說:“我很醜,但是很搶手。”這樣的“課桌文化”,其心態反映了性質相同的問題:未能準備好在戀愛中做一個自己所理應擔當的角色——自我不斷完善的角色。
男女雙方戀愛關係一旦確定,接觸的機會便多起來了,從他們內心來看,恨不得長相守須臾不分離。大學生對戀愛中親昵程度的限度,最新調查的數據顯示,同意戀愛中:①“可擁抱或接吻”的,男生占50.4%(4004人)、女生占62.7%(3979人);②“可撫摸非敏感和非隱蔽部位”的,男生占23.55%(1864人)、女生占29.8%(1894人);③“可撫摸身體最敏感和最隱蔽部位”的,男生占11.4%、女生占4.3%;④“可性交”的,男生占14.7%(1170人)、女生占3.2%(202人)。這表明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戀愛期間的性接觸,還是應限定在非性交的層麵。上述數據還表明,盡管是少數,但男生比女生更願意發生性交行為。這好像印證了那句話:“男人為性而愛,女人為愛而性。”不時有女生在谘詢中說:“我和我的男友關係很好,我非常中意他,但每次見麵他都要提出那方麵的要求,而我又不願意。因此非常矛盾,不答應吧,怕失去了他,答應吧,又違背了自己的意願。我該怎麼辦?”有過和女友發生性交行為的男生,其實有時也自責,如有男生說:“事後自己也很後悔,總覺得對不起她。我怎麼就這麼沒出息呢!”
遇到這種情況,也不能認為男生就如何如何地“壞”,此時不要嗬斥男生,更不要認為“天下就沒有好男人了”。因為,男性的性喚起一般比女性來得快,加上社會對男性的性限製比女性要寬鬆等方麵的因素,男性在性興奮時更趨向於想進一步“有所動作”。兩人相見,有了親昵行為,雙方都很興奮,男生更甚。一般男生更願意通過撫摸獲得性興奮,女生被動撫摸性敏感部位也容易性興奮起來。聰明的辦法是:女生自己要保持清醒,要意識到這個時候發生性行為所可能帶來的多種弊端,要問問自己是否真的同意,自己為這樣的行為是否做好了準備,對所產生的後果自己能否擔當?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一定要首先停止各種親昵舉止,而且要采取多個辦法設法轉移男生的注意力,讓他從性興奮中冷靜下來。比如可以說“我口幹了,我們一起去買水喝”,借機到人多的地方去,這樣兩人的性興奮自然會冷卻下來。當然,如果女生本來就非常厭惡在婚前發生性行為,而男方又“窮追不舍”,此時你就要明確和坦率地說“不”。因為,這是你的權利,任何人沒有理由強迫你做任何事情。
相信大多數男生從內心絕對不願意傷害自己真正愛戀的女友,但實際的情況是,即使是這種男生中,有人可能還是在克製不住,不時向女友提出過性交的要求,或“死磨硬纏”地達到了“目的”。這裏需要提醒的是,尊重女友的意願是頭等重要的,也是現代文明人起碼的做人準則。可能你的女友沒有直接或明確地拒絕性交行為,但她真實的想法是極其不情願的,可能由於多種原因,她隻是沒有或不想告訴你罷了。在這樣的情形下發生性交行為,對女友會構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有時會造成即刻和長遠的危害,甚至有“約會強奸”的嫌疑了。
國內大學所能提供給大學生談戀愛的場所有限,於是校園的僻靜處所、教室、宿舍等便是不得已的幽會地方。課桌文化中描述了一個場景:“昨夜飲酒過度,誤入操場深處,嘔吐,嘔吐,驚起鴛鴦無數。”它反映了大學生戀愛極其不方便的無奈和自嘲。這種狀況也非常容易發生各種意外。國內大學管理中,如何客觀接受大學生戀愛的現狀,並創造條件為他們交友和談戀愛提供合適的條件,並加以引導,是不得不麵臨的客觀要求和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19.1.2網絡性交往與網戀
網戀應該是一種通過電子符號、用鍵盤交流性愛情感的涉性交往。網戀是介於性幻想和真實戀愛之間的一種感情寄托方式。或者說它是性幻想移植於網絡中的一種戀愛演戲。中國網戀網站2003年進行“你相信網戀嗎”的調查,在參與投票的5041人中,相信的占65%;不信的占8.125%;半信半疑者占20.62%;決不相信者占6.25%。在TOM新聞熱點“你認為網戀的滋味”的調查中,有64973人參與投票:回答甜蜜的占30.87%;苦澀的占16.91%;酸楚的占15.29%;鹹濕的占10.52%;勁辣的占10.12%;其他占16.29%。
幾乎人人都會承認,網戀是迷人的,其可愛之處就在於它的虛幻性質。還可能在於它對人的審美體驗,網戀所構築的審美境界更多地融入了對對方的虛幻想象,“飄飄然”的,而內在美似乎也容易“顯山露水”,因為通過電子符號傳遞過來的“才氣、修養、氣質”多多少少可以感染另一個人的心靈。有網民對網戀的迷人之處提出了理由:“因為網絡不受時空的限製,為‘純’精神交流提供了完美的空間,這正是人們追求愛情的一種精神的交流。網上獨特的交流方式既可以給人一種‘傳統方式’難以提供的親密感,又能提供人們精神交流所必需的‘距離感’,它可以使從未謀麵的陌生人很快成為知己。也許是網上談情的距離,讓人們產生朦朧感,為想象提供了‘空間’,產生了美感。”
而網戀“見光死”的原因,恐怕是虛擬和現實之間的巨大反差吧。網絡“空間”應該說是一個沒有權威、沒有監督和沒有自我約束的“世界”。在那裏“原我”(弗洛伊德描述的人格三要素之一)一定會原形畢露。至於網戀弊端和可能的後果,請看隨意打開有關網戀的一個網頁,“網戀新聞”如下:
(1)手把手教會女友上網女友沉迷網戀悄然“私奔”;
(2)女白領陷身網戀挪公款男賭徒騙財騙色終落法網;
(3)幹涉丈夫網戀“交友”妻子富康車被一把火燒掉;
(4)南京市一母親花800元請私家偵探找回沉迷網戀兒;
(5)網戀撲朔迷離為表清白男孩要公證“我未婚!”;
(6)癡婦網戀被騙12萬“陽光男孩”原是黑瘦青年;
(7)廣東少女千裏投奔網戀男友“愛人”竟逼她做三陪;
(8)上海風流少婦掉入網戀陷阱玩一夜情遭偷拍勒索;
(9)隻因網戀女友要分手17歲少年導演一起輪奸慘案;
(10)網戀情人已與人同居一年畸形愛情導致血腥悲劇;
(11)網戀沒成功短信辱女友“信”騷擾侵權被判賠五千;
(12)東北漢子網戀受挫便欲輕生幸被民警及時相救;
(13)寂寞少婦要網戀越帥越呆是豺狼踏實的心終難踏實;
(14)大學生網戀遭拒絕一怒之下刺死“陽光女孩”;
(15)沈陽“網戀血案”審理進尾聲大學生庭上悔淚長流;
(16)“網戀血案”殺人犯庭上悔淚長流不辯護不上訴;
(17)跨海網戀15歲港女私奔台灣會男友失蹤4天返家。
……
所以,是否參與網戀?恐怕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了,還請大家三思而行。
19.1.3成人期的性交往
(一)性隱私與性交往
性隱私是個人保有、並不願意公開或社會公認不能公開的涉及個人性的特征、性的態度、性的行為模式、性的心理、性的經曆等方麵的秘密。這裏有兩層的含義需要說明:①凡個人認為不願意公示的涉性的秘密,就是性隱私;②凡社會公眾認為個人需要保密的涉性的事項,也是性隱私。
人都有好奇心,這是天性。沒有好奇心,就不能探知外界的信息,更不能適度做出反應。如果人的好奇心觸及到了他人的秘密,便會侵犯他人,帶來衝突。因此,社會就設置了一道“防火牆”,用法律來保護個人的隱私,性隱私當然屬於重點保護之列。
在人際交往中,個人不僅要保護自己的性隱私,對他人的性隱私更是要保密。許多事例都說明采取這種處世方式的重要。有這麼一個案例,可以作為詮釋。一位丈夫將自己妻子的生理特征在一次醉酒時告訴了朋友,其朋友又有意無意地告訴了其他人,這樣性隱私便“曝光”了。這位妻子聽到了別人在議論自己的生理特征時,羞愧萬分而自殺了。
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等方麵的原因,國人在隱私的觀念上還存在相當大的誤區,有時候自己已經侵犯了別人的隱私,還振振有辭地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當的。2001年11月份,重慶璧山縣某中學一名班主任看見一名女生給一名男生用紙巾擦汗,便懷疑他們“早戀”,便去翻看了該女生的日記本。該老師所看到的,恰恰是該女生愛慕這位男生的記載內容。於是,老師竟然將其撕走,讓學校師生傳閱,還在學生中講損害該女生名譽的話。後果是導致了該女生精神上的巨大打擊,使其不能正常在學校就讀下去繼而出走。最後在女生提起訴訟時,該班主任仍然堅持自己的行為是代表學校對學生的管理,還說“早戀”不屬於隱私的範圍,看學生日記是教師知情權的一部分。這是多麼荒唐和無知。教師是有代表學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權利,但管理必須在尊重人格的前提之下才是合理合法的,超越了這一限度就是侵權。所以,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該教師的行為侵犯了學生的名譽權,應該向學生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費。確切地講,這位教師侵犯了這兩位學生的性隱私權。
此外,還有不少人有平時喜歡傳播閑言碎語的陋習,打探他人秘密的“嗜好”,看別人笑話的陰暗心理。這顯然不是現代文明人的所作所為。
(二)性魅力與性交往
性魅力指一個人的性素質對他人構成了性的吸引力,主要體現在諸如年齡、身高、體形、容貌、聲音等第二性征,和融貫在男/女風度、氣質、情調、舉止、性別交往、情感交流及道德品質之中的文化涵養。塑造性魅力既有先天自然的遺傳因素,也靠後天點滴的積累。性魅力不僅型之於外,而且涵之於內;不僅示之與人,而且蓄之與己。
性魅力兼具有年齡、性別、地域和時代的共性和差異性。年輕固然是性魅力的參考指標,但決不是唯一的依據。“一個真正有魅力的女性,她的魅力不但能征服男性,而且也能征服女性。因為她身上既有性的魅力,又有人的魅力……好的女人是性的魅力與人的魅力的統一。”(周國平)
(三)婚外或戀愛中情侶之外的異性交往
幾乎沒有人會拒絕婚外或戀愛中情侶以外的異性交往,這是不爭的事實。問題是如何把握交往的限度,這才是爭論的焦點。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衡量(譬如社會需要、心理需要等等),人人都需要和異性交往(即使是同性戀者也免不了要和異性交往),這不僅是和家人中的異性成員,還包括和社會中的異性交往。
有人常常質疑,究竟異性之間是否有誠摯的友誼?回答是肯定的。隻是異性之間的友誼與同性之間的友誼還是有所差別的,例如異性在一起總會有一種自我意識從中“作祟”,那就是“性別意識”,你總不得不意識到對方是另一性別成員,總會有與同性在一起時不同的感觸。一般的情形是,這種性別意識的強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公眾場合它表現得就不那麼強烈,容易忽視。在封閉空間裏,性別意識就變得尤其強烈了,此時,你就不得不要注意彼此的相隔距離、談話語氣、舉止分寸等方麵的因素,必須格外地小心處理,不然就會引起交往尷尬或遭致非議。這種性別意識還受到彼此年齡差距的影響,如果是忘年之交,它幾乎被人遺忘,兩人相處顯得比較自然;如果年齡相近,這種意識便“複活”了,性別的問題就擺在了當事者的麵前。
婚外或戀愛中情侶之外的異性執友,現在有了時髦的稱呼,男人稱她為“紅顏知己”,女人叫他是“藍顏知己”。與紅顏知己或與藍顏知己分享彼此經曆、情緒、誌向、人生理念、快樂甚至痛苦,共同提攜,建立友情,隻要保持在“性”以外的交往,恐怕沒有多少人會奮起反對。紅顏知己與藍顏知己彼此的感情,有人說是“第四種感情”(其餘三種分別是:友情、親情和愛情),是一種介於友情和愛情之間的感情。這種感情在實際生活中似乎容易“變味”,對已婚者稍不留意就滑向了婚外情,對未婚者如果向前發展,就是愛情。
19.2性·愛·婚的相互關係
19.2.1性·愛·婚的分離與統一
(一)性·愛·婚多元趨勢
在現代社會中,性、愛、婚的多元趨勢表現得很明顯。不但“性”、“愛”、“婚”各自都有多種形態,而且這三者的配合或是否共同存在,也表現出深刻的不同。
可以把任何兩個成年男性、女性作為兩個人放在一起,就性、愛、婚三者而論,其關係。
(2)類型2“有性無愛有婚”就是通常說的“無愛的婚姻”,許多的統計都顯示在婚姻中,特別是已持續多年的婚姻中,這種類型占有很高的比例。
(3)類型3“無性有愛無婚”當然,許多的正在戀愛中的男女,是暫時處在這一類型,將來是會變動到別一類型的。而那些已成定局的這一類型,往往是很純潔有真情卻由於種種原因而“有情人終不成眷屬”者,是最值得同情的。
(4)類型4“有性有愛有婚”這就是那些世界上的幸運兒,“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佳偶,是最值得向往的,也就是本章最後要說的“三元歸一”境界。
(5)類型5“有性有愛無婚”就法律上來說,許多的(但不是全部的)“同居者”、情人、“包養者”(包二奶,包鴨公),應歸入本類(那些無愛的則歸入類型1)。
(6)類型6和7“無性有愛有婚”和“無性無愛有婚”就是因各種原因而形成的“無性婚姻”為什麼要進入這種關係,有許許多多的特殊情況,最容易理解的一種是為了移民而“假結婚”。
(7)類型8“無性無愛無婚”就是和性、愛、婚無關的普通“異性朋友”同事、同學或不相幹的人了。列出此類,一方麵是求邏輯上的完整,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強調純社交的異性關係的存在。
這裏要特別說明的是,列舉以上類型,隻是說它們是實際上存在的,並不是說所有的這些情況都是對的、合法的、合符道德的。非常明顯,其中有的是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嚴重犯罪,例如,“強奸或類此的強迫下的性壓榨、性奴化行為”。
(二)性·愛·婚“三元歸一”
當然,最好的人生際遇是:有真切的愛情、有完美的性事、有幸福的婚姻,“三元歸一”,融為一體。性愛需要在婚姻的形式中才能合乎社會道德和法律,並在一個理想的家庭中,結下愛情的碩果。
婚姻隻有以真切的愛情和完美的性事作為內容,才不會流為“圍城”、“鎖鏈”和“令人窒息的空殼”,才會是“沙漠中的甘泉”,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的那個寧靜而溫馨的小天地,那個屬於你自己的“人間天堂”。當然,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理想,因為人人都願意這樣想;但是卻也是一個很高很高的理想,因為真能達到這個目的的人很少!不久前在中國大陸的調查報告說:一項進行了4年的對夫妻性生活品質的研究表明:22%的夫妻性生活品質低下,75%說一般,隻有3%的夫妻對其性生活完全滿意!
(三)性相容
性生活是一個非常私人化、非常隱秘、非常特異的領域。“性相容”是阮芳賦在1990年初,根據心理學中“心理相容”的概念而衍生出來的。
在社會人際關係中,對心理相容是很看重的。兩個心理相容的人,就如常言道的“心有靈犀一點通”,對各種事情總是彼此看法和做法相同,有很高的默契,相處很融洽,幾乎不會有爭論和對抗;而兩個心理不相容的人,就如常言道的“不是冤家不碰頭”,對各種事情總是彼此看法和做法不同,有很高的逆反意願,相處很不融洽,常常處在爭論和對抗之中。
讓我們來舉例說明心理相容的重要性,假設隻有兩個人在一艘宇宙飛船上。在茫茫太空,隻有兩個人在密閉的小空間裏,假如這兩個人心理不相容,出現事事逆反,爭論和對抗不斷,那就很成問題了,還會造成生命危險。所以,在選拔執行共同任務的宇航員時,就一定要考察他們的心理相容度。
“性”是不是也有“相容”與“不相容”的問題?當然有,而且很明顯,且對配偶性生活的滿意程度有重大意義。性相容指的就是性伴侶之間在“性行為”、“性生活”方麵的融洽程度。其實,在男女婚配前,看他們是否相容,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在民間也流傳一些作法,例如看兩人的“八字”合不合,看兩人的屬相合不合,看兩人的星座合不合等。
這裏說的“性相容”,當然不是這種星象、八字的配合,而是對性心理、性觀念和性態度,甚至性與婚姻的相容性,作出客觀而科學的考察。並不是任何一個男人和任何一個女人,放在一起,在性上就一定能相容的。性相容與否,可以表現在許許多多方麵。例如,一個性欲很強的(每天至少一次)和一個性欲很弱的(每年一兩次也就夠了),一個熱衷於口交的和一個絕對厭惡口交的,等等,都是明顯的性不相容,至於某種較輕程度上的不大相容,就不勝枚舉了。還例如,也許一對配偶,一方或雙方都認為,男方的陰莖要再長一些,或者男方的陰莖再粗大些,插入才舒服,性生活才能達到如願的美滿。雖然,事實上男性陰莖的形體大小與性滿足並無必然關係,但這種觀念卻頑固地存在於一些配偶之間。除非能滿足他們這種“妄想”,他們的性滿意程度便無法改善。從結果來說,凡是性生活雙方都很滿意的配偶,就一定是性相容的,而性生活雙方長期都很不滿意,甚至感到痛苦的配偶,就一定有性不相容的情況存在。
19.2.2愛與性
性應包括在愛情之內,但愛情並不一定包括在性之內。不包括性的愛情,是有的,但不是常規的,在多數情況下,是不得已而為之。
性使愛情更強、更深、更多彩,但愛情並不一定使性美妙完滿。有時,對方太美,你太愛對方,反而使你在性上放不開,“瘋”不起來,高潮或者是打了折扣,或者根本就沒有(常為女方)。所以愛並不是伴侶性生活滿意的充分條件,學習有關性方麵的知識和技能,才是一個成人生活中需要加以注意的部分。
愛就是為了性,或者性就是愛。這多半是某些男人的觀點。
性是為了愛,或者愛就是付出性。這多半是某些女人的觀點。
但也有為了愛,或者說為了感情或友誼的長久,而放棄性的歡樂的。
著名性社會學家李銀河著的《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北京)對女性的愛與性,作了很多實際的調查,有各種各樣的例證,可供參考。
19.2.3性與婚姻
性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可以從離婚的真正原因中判斷出來。
據稱,1949年以來,中國大陸有過五次離婚高潮:第一次為1950~1956年,第二次為1966~1976年,第三次為1978~1989年,第四次為1990~1999年,第五次開始於2001年,現正發展中。據統計,目前每年離婚夫婦已達200萬對,較過去大為上升。全國平均離婚率為1.98%,最高的是黑龍江和上海,均達4.03%。廣東的離婚率為2.35%,廣州市每天就有100對夫婦離婚。(《世界日報》,2001年8月9日)
人們都說美國的離婚率高。但美國的離婚率從1982年就開始下降,在1984年,有115.9萬對離婚,同年有246.6萬對結婚,也就是說離婚數約為結婚數的50%,但也隻占同年現存婚姻數的2%,即離婚率為2%。也就是說,中國目前的離婚率已趕上了高離婚率的美國了。
因性生活不協調造成的離婚,中國統計部門得出的數字是約占1/3,即約35%,這已不是一個小比例了。但據法院部門的深入調查所得的實際數字就更高了,占到60%~70%。美國有一位研究離婚的專家菲利浦博士更說:“20宗離婚案件中,即使可以列出其他原因,也有19宗是由不愉快的性生活所引起的。”也就是說,他認為離婚95%是和性生活不滿意有關的。這個估計數字可能是過高了,不過倒是足以提醒人們,保持一種良好的性生活對於美滿的婚姻是多麼重要。事實上,許多人離婚,並沒說出他們真正的離婚原因。說出的原因,總是那些說得出口的原因。性方麵的不滿意,常常是不願說出來的真實原因。
各種各樣的社會結構,隻有家庭這種結構是基於性愛而結合起來的。有人說婚姻不過是合法的性交。這話很粗俗,但並非沒有道理。似乎社會越現代化,婚姻的性色彩就越顯著。因為,家庭的其他功能,諸如經濟功能、教育功能等等,都逐漸減弱,越來越轉移於社會;由於人口控製的思想越來越深入人心,避孕的措施越來越普及簡便,夫妻性生活與生育的聯係也就越來越減少了。性愛自然就在婚姻的維係中占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性的不滿很容易成為導致離婚的真實原因。
美國的離婚率高,同時結婚率也高,再婚率也高。離婚率從1957年約1%上升到1976年超過2%;同時,美國人婚姻的美滿度,也從68%上升到80%。婚姻本來就與性密切相關,假如不能有滿意的性生活,當然可以離婚。
當然,我們並非提倡離婚。人們本來可以有滿意的性生活,為什麼在現實中性的不和諧一再發生,從而造成離婚呢?問題的核心在於假道學傳統,隻談仁義道德,不談“性”,所以妻子可能會拒絕丈夫的這種或那種性要求,以致厭惡性生活,不敢表露自己的性欲、性快感、性偏愛(位置、姿勢、明暗等等),一切都羞於啟齒;有了問題也不敢提出來尋求解決,以致性生活越來越缺乏樂趣,甚至倒成為夫妻關係緊張的根源。假如夫妻雙方能恰如其分地公開承認性和諧對婚姻穩定和美滿的關鍵作用,並且抱著一種開明的、積極的態度去對待性,大部分夫妻其實是能擁有很好的性生活的。即使出現問題,也能及時通過性谘詢、性治療而得到改善,不至於發展到愈來愈嚴重的地步,開明的性態度會減少離婚,並且增加婚姻的美滿和歡樂。如果第一次婚姻以離婚告終,也別氣餒。一次婚姻的失敗,並不等於再一次婚姻還會失敗。恰恰相反,假如能吸取教訓,可能正是“失敗是成功之母”,下一次的婚姻會更美滿。假如過去婚姻生活、性生活沒有過好,就要把問題找出來,“對症下藥”,運用到下一個對象的選擇,以及和新伴侶的婚後生活中來。“哀莫大於心死。”要想獲取更好的未來,首先你自己要有積極的內在願望。有了積極的心願,才有行動的決心和勇氣。有了行動的決心和勇氣,才能找到更適合的新伴侶,才會在新的組合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愉快和滿足。
19.2.4婚姻美滿與性愛關係和諧
(一)性生活美滿夫妻的秘訣
當代性醫學權威瑪斯特斯和約翰遜博士,在他們的先驅報告中報道,50%的夫婦在性生活方麵存在問題。對於夫婦性生活不和諧,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為數不少的書和文章都是針對這方麵的問題症結所在、如何補救、如何改進而作的。但對於那些性生活和諧美滿的夫婦,反倒缺乏深入的研究。
有20多年婚姻谘詢經驗的蘇珊·帕姬總結性生活和諧美滿夫婦的親身經驗後,發掘出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的6大要訣。
1.愛的連結
這些夫婦不將“性”與“愛”分離開來,他們仍然堅持認為在性生活以及其他領域中,“心靈”占有中心位置。他們把性生活看成是夫婦關係中極為重要的部分,他們都願意並致力於自身和對方的性滿足。性歡樂乃是他們愛情的體現,是愛的溝通。正因為這種夫妻間的互愛,使他們的性生活變得對彼此來說都是極為特殊的、無可代替的需求。
而且,他們的性與愛不僅體現在性交之中,也延續到語言交流的非性的接觸和溫柔之中。例如,一位丈夫說:“我和我妻子整天在‘做愛’——當我告訴她今天她看上去多麼漂亮時,當我誇她今天體態風度多麼迷人時,當我緊摟著她的臂膀時,或者是當我親吻她的麵頰時。”
2.沒有對錯
許多夫婦的性生活被一些莫須有的焦慮所破壞,他們總是不著眼於自己的喜好,安心接受自己的所作所為,卻總為“應該如何如何”所困擾。例如,他們內心總是在說“我們應該更頻繁地做愛”(實際上他們每周兩次,本來完全是正常的,卻總認為也許別人一周四五次,便被“應做愛更頻繁些”所困擾),“我們應該有更多個高潮”、“我們應該有更美妙的高潮”、“我們的性生活沒有應有的那麼好”等等。
性生活和諧美滿的夫婦則不庸人自擾,他們懂得:性生活應沒有什麼人人應該遵守的絕對標準,不存在如何才對、如何則不對的問題。隻要雙方滿意,就是性幸福。
每一對夫婦應有他們自身的標準,而不是要跟別人一樣,遵從什麼絕對的普遍標準。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性生活便是十全十美、不可改進了。假如他們認為怎麼做可以改進與提高他們的性生活,他們就會去做。同時,他們並不認為過去有什麼不當,作改進也隻不過是投己所好而已。
3.克服說“不”
有一些妻子,對於丈夫的性要求,常常會說:“今晚不行,我頭痛。”有的妻子有時會對丈夫說:“眼下我沒有這情緒,我腦子裏正在想關於孩子們的事,或明天開會的事。”
性生活和諧美滿的妻子,卻不會簡單拒絕,而會對她們腦中原先想說“不,現在不”的念頭設法加以克服,使得對“今晚做愛”的阻力消失化解掉。
她們之所以能把原先出現的拒意排除掉,是因為:①她們有豐富的經驗,知道隻要稍作調整,就可能出現性興奮,並且雙方很快就能沉浸在做愛的歡樂之中;②夫婦雙方都需要一種主動而充實的性生活,並且把這看成是親密關係中的重要成分,不容忽視;③這些婦女都願意通過欣然接受丈夫的性要求而使丈夫感到幸福。
但是,如何使你自己“發動”起來?有人說:“我極力把腦子中所想的其他事情停止下來,不再去想,並開始去想一些動情的東西。”另一些人說:“性是隨我自己的意願的,當我開始設法使自己興奮起來性興奮就會增強,一場熱烈的做愛便開始了,雙方都得到了歡樂與滿足。”
當然,男人也不是總處在要求性交的情緒之中。性生活和諧的夫婦,雙方都以滿足對方的性要求為重,都會想法克服自身原先的抗拒,克服說“不”,隻要有此“心意”,便可實現從“不”到“要”,共涉愛河,就在今宵。
4.彌補差距
性生活美滿的夫婦,自然也會碰到諸如“女性性欲不如男性強”(男性這樣看女性),“男性總是太快,開始得匆匆,結束得也匆匆,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女性這樣看男性)等等有關“男女差距”的問題,但是,由於他們的關係充滿著一種為對方著想的相互共求滿足的精神,便會主動去彌補可能存在的差距。
通常見到的是,女方主動地增加對性的興趣;采取積極的措施增加互相的性吸引力;女方友善地引導男方成為一個更好的做愛者。這種引導,不帶急躁,沒有責備,而是富有耐心,堅持不懈。
5.敢談禁忌
社會上長久以來存在著禁忌談性事的戒律。即使在結婚多年的恩愛夫妻之間,似乎也很難啟口問對方在性生活中喜歡什麼,並且誤認為:“對方當然應該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對方當然應該知道如何做以使伴侶感受到更大的歡樂與滿足”。
其實,對方並不總是知道你眼下喜好什麼。性生活很成功的夫婦,決不把對方看成是可讀出他人心思的神人,而要敞開心扉對性生活進行坦誠的討論。他們也懂得:希望對方或雙方共做某一新的行為、動作、姿勢或方式,並不意味著既往有什麼錯處。
6.美妙平衡
性生活美好的坦途在於女人能夠把自己整個兒完全地投入,而男人能徹底地致力於給她最大的歡快。
最可貴的是當妻子能對她的丈夫用語言或非語言表達“我整個兒全都給了你”,同時她能夠心滿意足地享受丈夫給她的歡樂而不帶有任何罪惡感。
在性生活中,每一方都要付出與接受,男女雙方都需要服務對方和接受對方的服務。在夫婦之間建成的一種互相愉快地、主動地、完全地給予與接受的美妙平衡,將使他們的性生活總是令雙方都激動不已,快樂無比。
(二)性愛關係更新與發展
熱戀中的情侶,新婚夫婦,總能想出許多辦法來使雙方的性愛生活得到更新與發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久而久之,由於種種原因,人們或許就懶得努力去促使性愛生活充滿新鮮活力了。
結果,這些不再致力於改進性生活的人,當然就要付出代價了:雙方過著一種單調乏味的生活,甚至經常吵架,以至於分手了事。
美國專家康佩爾曾提出一份清單,建議你每天、每周、每隔幾個月或一年之中,做一些相應的事,以保持性愛生活處於最佳狀態。在列出的清單中,不一定所有的細目都要做到,可根據你自己的愛好,每一項選用一兩種,或者幹脆由你自己想出一些辦法來。
(三)不和諧性愛關係的改善
伴侶之間,經常出現性生活不和諧、不協調的問題。有的很短暫,偶而出現就過去了;有的持續很長時間,甚至以離婚而告終,或雖未離婚,但終身沒有美滿的性生活可言。有的是由於確有某種毛病存在,有的卻純屬誤解,有的是真的性功能失調,一方或雙方有某一種或幾種性功能方麵的障礙,有的卻純粹是誤認為性生活不和諧,而實際上並沒有問題,是無端的煩惱。
醫學博士雅各布在一篇分析性生活不和諧的“性谘詢”文章中,列舉了6個方麵的因素,這些因素使人們產生自認為性生活不和諧的無端煩惱(實際上並不存在性功能的異常),這構成了大部分“自構出來”的“性不和諧”的主要原因:
(1)謬誤的信念例如“雙方要同時達到高潮”便是一種謬誤的信念,不能同時達到高潮,便認為是不和諧,其實雙方同時達到高潮並不一定是必要的。
(2)不切實際的期望例如誤把書上的“平均數”當成自己的“期望數”,書上說30歲的男人平均每周性交2~3次,而他自己每周隻有1次,便認為性生活不和諧,其實,性欲的個體正常差異很大,每周1次對某些人來說就像每周10次一樣正常,有的人確實每周10次或更多。也有的也許一周不到1次。都不能認為是不正常。年紀大了,期望還和青年時期一樣,也是不切實際的。
(3)對異性角色的曲解在蜜月的歡樂之中,某男突然性欲和性能力直線下降,原來是他誤以為他好社交的妻子常和別的男人開玩笑,或有時和別的男人跳舞,表明他妻子在引逗別的男人,所以性生活大為失色。其實,他妻子隻是在扮演她一般的社會角色而已,隻是她性格的表現而已。解決疑團之後,性生活又會美滿如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