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水成冰,冰之堅韌可傷物傷人。
控水於形,水之形可以困敵傷敵。
抽水萬物,水之脫離可以生機喪失。
。。。。。。。
“水有五德,有德、有義、有道、有勇、有法,君子遇水必觀。”
這句話好像不是老子的話,是誰?
華夏傳說中的另一個聖人,號稱儒家之首的孔子,孔老夫子。
仙、佛、神、聖人不入輪回,這是逍遙老頭告訴肖堯的。這說明孔老夫子所感悟的東西不會比道德天尊老子差,無論從華夏傳說來說,還是從修行來說都應該說得過去。
孔老夫子那“水有五德”的意思應該說得水有五種品格。
水常流不息,普及一切生物,滋潤一切生物,好像這是水的最高品格“善”,故之為有德;
水流動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長,必循理,好像有義;
水彙聚一起,浩大無盡,好像有道;
水流幾百丈山間而不懼,好像有勇;
水安放沒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
水有這些好德處,所以君子遇水必須觀察感悟。
遇水必須觀察感悟?
感悟?悟什麼?悟道?
肖堯開始有點淩亂了。
肖堯人生經曆非常豐富,年少時輝煌以致猖狂,視天地無敵手,自認天下老子第一,沒什麼做不了的,結果遭遇了非常人之打擊,開始讀書,什麼書都讀,生活平淡,又不甘於平淡,總希望能再一次的走入輝煌,故此,做了很多個行業,試圖從各行各業中尋找到人生路中的通行規則,雖然沒有什麼太大的收獲,卻無形中對行業和世事多有了解,有道是雜而不精。
近年來,肖堯得了這胃癌,因為發現的晚,基本沒得治,很多人都是住院化療,勞民傷財的,把最後大把時間花在病床上。
肖堯不想這樣,覺得為活著而活著太憋屈,他把每一天當作經曆,當作風景。人、事、物都成了肖堯的經曆和財富,似有不爭之心態,似乎與水之特性相吻合。四十多歲了,不想結婚成家,無妻無子,隨遇而安,來得幹淨,走得幹淨,不再受世俗觀念之束縛。
天馬行空,四六不著天際,無欲無求,這是這幾年肖堯的生活寫照,也正因為如此,肖堯這幾年沒有像其他的癌症患者那樣,生活在無窮無盡的藥物之中,也沒有沉浸在病床上唉聲歎氣,而是走山川、遊天地,愉快的感受華夏各處自然風光。
天地萬物之自然,自然為本心,這是萬物之道。
人呢?本心在哪裏?
人不同,本心亦不同,道自然不同,正如老頭講的,大道三千。
有點意思,肖堯心似有所感。
修士修道就是修心,心不同,道就不同,我心逍遙,天地任我逍遙,哈哈,我修逍遙之道,對,就叫逍遙之道,這不是和這神器相輔相成嘛。
我之心,逍遙之心。
我之道,逍遙之道。
我之派,逍遙派。
我之傳承,逍遙之傳承。
有了自己的方向,肖堯沒有繼續感悟下去,重新回到了“禦水訣”的介紹之中。
總綱的內容不多,就是講水,講水之形態,講水之意義,講水之運用。。。。。。
從世間的大海開始慢慢的講,講到江河,講到湖泊,講到小溪,講到水滴;又從水滴開始講小溪,講湖泊,講江河,講大海。
似乎是輪回,又似乎是反複。
真正認真在閱讀總綱的肖堯卻不是這麼認為,這種反複暗暗蘊涵著天地萬物的運用法則。讓肖堯對控水有了迫切嚐試的想法,肖堯拋開感悟,直接閱讀水之法訣的內容。
“靜心術”、“控水術”、“凝冰術”、“冰刺術”。
每個名字下麵都有著法訣的基本介紹。
“靜心術”:紛紛擾擾紅塵中,爭名奪利無處逃,修行唯有先靜心,心靜如水,悟萬法,千般專注求大道,天地靈氣聚法成。修士以真元法力為引,讓自我和目標能瞬間進入平靜當中。
“控水術”:水為生命之源,引導水的方向,控製水的歸宿,即可控製萬物之生機,抽水斷源,潤水滋物,聚水成器。
“凝冰術”:這是一個控製水的小法術,它通過引導萬物中的水元素,彙集成水,再凝結為冰的法術,也可以直接控製生活中的水凝結成冰。
“冰刺術”:這是帶有攻擊性的混合法術,它通過“凝冰術”凝冰後,把冰變成冰刺,射向目標,不僅會對目標造成一定的傷害,還能夠有效地降低中術者的移動速度,並且有幾率讓其無法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