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五行之木(2 / 3)

如果沒有這段奇遇,今天的自己或許已經輪回了。

有著這治愈能力當然也不能白治,真氣可是很難修煉的,特別是在末法時代的地球。肖堯在想未來一定要找出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讓自己和受益者都獲得自己想要獲得的東西。

水為智,木為仁。仁,該是對他人的行為,這需要選擇好對象,走錯方向的話,會南轅北轍,反為不仁。

慈愛和行善不能千遍一律,社會的複雜性,在這四十多年的時間了,肖堯已經經曆和感受很深了,錯愛與偽善充斥著整個社會之中,對惡者的仁慈不是真正的仁慈,而是助惡為虐,隻能仁仁者了。

孔夫子都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老子亦有類似說法,“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看來得慎重使用這木愈訣了,治愈惡人,或許會帶來更大的惡行,以致有些業力因果轉嫁到自己身上,到時候自身惹上無盡麻煩。

劫富濟貧,罰惡仁善。

對,就這樣,生命是無價的,要想獲得這生命的延續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肖堯想通了怎麼使用這一能力,很是高興了一把。

想著生命無價,肖堯又糾結著生命的命題了,什麼是生命呢?

《黃帝內經》中也講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地萬物源之於氣,人源之於天地之氣而生,按照四時運行的規律循環這生機,如果氣沒了,生機也就渙散了,生命也就結束。

生命的本源應該就是天地之元氣了,氣盛,生命就旺盛;氣衰,生命就衰竭,如果氣盡的話,那麼這個人就死了。這也就說明了修士為什麼活得更久,因為修士能吸納天地之元氣,並聚集轉化為自身的真氣。

《莊子·知北遊》說得還是很直接的“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和“通天下,一氣耳”。人的存在就是氣的集聚,氣聚就是生,氣散就是死。

生命,唯一個氣耳。

人的生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出生?似乎不是。母體之中不是生命?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一為太極,二為陰陽,三為陰陽和氣。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負陰而抱陽”的萬物必須有“氣”作媒介,陰陽才能相交、相合,才有了地球萬物,有了地球上的生命體。

人的生命開始應該是在母體之內“負陰而抱陽”,陰陽交合,承接天地之元氣才能孕育出來的。母體中的生命之氣因為承接的是天地之氣,這就有了先天之氣之說,後天之氣應該就是出生後無時不刻的呼吸了。生命就是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的結合了,無先天之氣無法孕育,無後天之氣無法延續,後天補先天。修士長壽無非就是後天補氣強於凡人而已。

肖堯想著,自己現在在練氣,正是更好的延續生命了,修為的增長也是延續生命的能力在增強。

肖堯感悟著生命,更加堅定自己的修煉,更加珍惜這意外的機遇。上天給予了這樣的一個機會,返還之日即回饋之始,為自己,為家人,為朋友,為所遇見之掙紮人群。

不知道其他的修士是選擇什麼樣的道路,但肖堯堅信自己選擇的方向是自己所想所願所能做到的。

仰望著大樹,在這裏,明白了生命,肖堯站起來,對著樹幹深深的鞠了躬。謝謝!謝謝您賜予我感悟、賜予我能力,我會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