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MG34_MG42之挪威改造版(1 / 3)

MG34/MG42之挪威改造版

名槍名彈

作者:D boy

雜亂的武器彈藥

二戰結束後,許多被占領國家在解放後重建軍隊,都麵臨著武器彈藥繁雜的情況,挪威也不例外。1945年,有超過35萬名德軍向挪威當地的盟國駐軍或抵抗組織投降,他們留下了大批納粹德軍的製式裝備,還有不少蘇聯、比利時、法國、荷蘭、波蘭、捷克及其他國家的武器。此外,還有戰爭期間美國空投給挪威當地抵抗組織的各種美式和英式武器。1950年代,挪威軍隊又接收到大量英國在1940年代末期和1950年代初期生產的武器。

這種雜亂的情況使得當時的挪威軍隊和新成立的挪威國民衛隊的武器型號和彈藥類型非常繁複。表麵看來,武器和彈藥充足,但由於涉及的彈藥種類很多,也給儲備管理和後勤供應帶來麻煩。

為了簡化後勤供應,挪威軍事當局決定將武器改成統一的口徑,因此考慮與美國武器統一口徑。但對於國民衛隊是否和軍隊一樣也要改換口徑還是經過了一番爭論,因為當時美國的武器援助計劃已經開啟,挪威陸軍陸續接收7.62x63mm(0.30-06英寸)口徑的勃朗寧M1919A4、M1918A2和BAR機槍。而在挪威全國各地存儲有相當數量的7.92×57mm德式槍彈,並且挪威羅福斯彈藥廠(Raufoss)正在生產7.92mm sS重尖彈以供應那些德國遺留下來的武器,因此有人認為國民衛隊可以保留7.92mm口徑的武器。

考慮到正規軍隊和國民衛隊裝備兩種不同口徑的武器,會給國家軍事後勤帶來麻煩,於是最終決定將國民衛隊和正規軍隊的槍械都改造成美國的0.30-06英寸口徑。

但要改變口徑並不容易,尤其是0.30-06英寸槍彈的彈殼比7.92x57mm槍彈的彈殼長6mm,要把當時挪威國民衛隊大量裝備的毛瑟98k步槍改成0.30-06英寸口徑不是件容易事。於是,挪威軍方就決定先改造彈藥消耗量較大的機槍,也就是MG34和MG42,而把庫存的7.92mm步槍彈都留給毛瑟98k步槍直到用完為止。

MG34的改型——MG34F1

1952年秋天,位於挪威康斯堡的國營步槍廠獲得一份生產MG34/MG42槍管及改造MG34/MG42的訂單,要求這些槍管采用0.30-06英寸口徑。這批槍管訂單沒有要求生產槍管護筒,原因是打算把原來的德國槍管上的護筒拆下來再使用。後來又修改了訂單,隻改造MG34槍管,而對MG42的口徑改造工作則被推遲了很長時間。

改變口徑,需要對MG34進行一番改造。除了要更換槍管,拋殼窗也被稍加延長,而機匣則要“挖”掉一部分以留出空間容納較長的槍彈。導彈板也要改變形狀,使其能安裝到改裝後的機匣上;但改裝後的導彈板變得很容易損壞,而且加工手段很難保證尺寸的一致性,導致這些導彈板必須手工裝配到槍上,並且要在導彈板上打上與所裝配槍支相同的槍號,以免分解和重新組裝後混用。

由於0.30-06英寸槍彈的彈道與7.92mm sS彈不同,因此瞄具也經過改造,並將V形缺口照門改成U形缺口。0.30-06英寸槍彈比7.92mm sS彈稍長,原來的50發鋁製彈鏈盒仍然可用,隻需換上新的彈鏈盒蓋即可,為變長的槍彈出口留出空間。一共改造了8710個彈鏈盒並漆成草綠色,有極少數未改造的彈鏈盒作為剩餘物資賣到了葡萄牙。同樣的原因,原來的裝彈機也需要改造才能給0.30-06英寸彈鏈裝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