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岐黃真氣(2 / 2)

王京躺在床上笑道:“老龐啊,你說這人和人能一樣麼。有人聰明,自然就有人笨一些。如果大家一樣聰明了,那也就體現不出有聰明人和笨蛋的區別了。”

“你這老糟頭子!你這是說我是笨蛋了?你不笨,你不笨為什麼我教你處理簡單的西醫問題你都不入門?”龐詩源終於抓住了王京的把柄,哈哈大笑。

蕭小天搖著頭,兩人真是天生的冤家,大事大吵,小事小吵,簡直無論是什麼問題,都會給他們帶來吵嘴的機會。

“別理他們,做你自己的。”王淩霄掩口輕笑道。

蕭小天點點頭,把手指放在王京的脈搏上,微閉雙目,靜心的體會王京脈搏的波動情況。

龐詩源自動自覺的閉上了嘴巴,不再和王京爭吵什麼。

王京也盡量平靜自己的呼吸,本身就是醫生,當然知道患者的配合對於一個醫生來說有多重要。

蕭小天診完右脈,換了一邊繼續診斷左邊的脈象。

遲澀艱難,的卻是寒症的表象。

蕭小天分出一絲真氣,探入王京的身體裏麵。

不說這絲真氣寸步難行,卻也是舉步維艱。王京的身體裏麵就像一個戰爭時期的碉堡,寒毒在體內步步為營,紮營結寨。

按照西醫的說法,無論是腦血栓,還是腦出血,都是大腦裏麵的血管出了問題,造成腦組織營養不良,腦細胞消極怠工,指揮不力造成肢體活動不便。也就是說,歸根結底的原因,還在大腦——總指揮部出了問題,命令不能及時的長傳下達。

中醫統稱為中風,認為風邪性善行數變,不斷走竄形成致病因子。

蕭小天把脈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中醫與西醫之間對疾病的認識,果然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王京的疾患從手腕處開始,每隔三至五寸的距離便會出現一個阻隔。蕭小天體會了一下,發現這些阻隔恰恰就是人體腧穴的所在地。

一個個腧穴,被風邪寒邪攻破之後,轉而形成為敵人的碉堡,病邪躲在碉堡裏麵據險而守,端的是易守難攻。

這種情況,曲直木和稼穡土已經是無能為力。岐黃神針第二式炎上火,在蕭小天的診療過程中應用的還是最多的。

蝙蝠是寒症。蔣鍾政也是寒症。

現在王京,同樣是寒症。

隻不過這個寒症,夾雜著風邪,以及腦出血的病史。

銀針在手,蕭小天分出一絲岐黃陰陽術的真氣,點入王京左手食指指尖赤白肉跡。

真氣一路毫無阻隔的到達了內關穴。

在這裏,蕭小天遇到了第一個屏障。

蕭小天準備強攻。

啪!那絲真氣就像撞在一堵厚重的牆壁上,又像是一顆瓜子掉進一片千年寒潭之中,連一個漣漪都沒與激發起來,便消失不見。

“哦!”蕭小天真氣斷裂,落在空處,身體不由自主的傾斜了一下。王京沒有什麼感覺,旁邊觀戰的王淩霄和龐詩源卻嚇了一跳,身子也不由自主的隨著蕭小天而傾斜了一下。

龐詩源道:“怎麼樣……大師,怎麼樣?”

“噓!別打斷他。”王淩霄把手指放在唇間,輕聲噓了一下,說道。“他既然敢下針,就一定有他自己的辦法,我們在一邊認真看著就是了。”

蕭小天行針的角度和手法,對於王玲霞來說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龐詩源就更別提了。本就是中醫的門外漢,內行看門道,外行看花哨——對於龐詩源來說,蕭小天之所以可以尊稱為大師,主要原因是他的穿花手比王京使的更花哨,更好看而已。

“是岐黃針吧?”王京雖然不會,但自己祖上傳下來的一本岐黃針的殘本,岐黃針第三式“稼穡土”,王京也是苦心鑽研了多年的。雖然沒有鑽研出什麼結果,但總算是知道了岐黃針的玄妙之處。

那一式岐黃針第三針“稼穡土”,已經由王展霄轉贈蕭小天,這也算是物得其所,王京卻也沒什麼藏私的念頭。

更何況蕭小天已經承諾了王展霄,教習他修煉岐黃陰陽術的法門,想來在不久的將來,王展霄岐黃陰陽術略有小成的時候,也會學習這岐黃針這種上古時代便流傳下來幾乎失傳的針灸絕技。

“嗯。”蕭小天應了一聲,心神還沉浸在王京的身體之中。

銀針幾下撚轉,真氣由一絲轉為細細的一束。

蕭小天加大了岐黃真氣的運行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