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春季飲食健康(1 / 3)

1.春季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

一到冬季,可以說是到了羊肉大賣的季節,它特有的香味和暖胃禦寒的功效總會讓人垂涎三尺。雖然羊肉在冬天讓你大飽口福,但一旦過了立春,天氣開始逐漸變暖,羊肉的“熱”就會與氣候的“熱”相衝突,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補得過頭了,所以,愛吃羊肉的朋友要注意了,要適量食用,不可貪食。

眾所周知,羊肉具有增元陽、補精血、抗勞損的功效,是一種非常溫和的強壯劑,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食用。在寒冷的冬天常吃羊肉,可以增加人體的熱量,抵禦嚴寒;同時,羊肉還可以促進消化,保護、修複胃黏膜,輔助脾胃消化,甚至有抗衰老的作用。

但是,一旦進入春季,人體的陽氣便會越來越旺盛,肝髒得以清理,人體的新陳代謝也越發活躍。並且我們還剛剛度過了少勞動,多進補的冬季,而且在此期間我們還過了大油大膩的年,積滯較重,因此在開春以後我們不再適合吃油膩、辛辣的食物。要知道羊肉是標準的“熱”性食物,多吃很容易上火,導致出現諸如胃痛、大便幹、咯血、咳嗽、黃痰、煩躁、失眠、女性乳房脹痛等症狀。當然,在春季少吃一點羊肉對人體沒什麼大礙,不過在食用的時候,如果能同時配上蘿卜的話,可以減輕羊肉帶來的燥熱。

溫馨提示

在春季,可以多吃點豆芽、豆類食物,或者如韭菜、青菜、香椿頭、百合、枸杞頭、馬蘭頭、豌豆苗、荸薺、海帶、雞蛋、瘦豬肉、鯉魚、山藥等。由於在春季人體發散現象比較明顯,所以還是應該多吃些多汁的蔬果,如番茄、蘿卜等,能為人體補充所需水分。

2.“到了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在民間,有很多地方都流行著一句俗語叫做“到了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清明前後,在鄉間經常會看見有一些婦女會帶著孩子去山上采挖野菜,她們所采的野菜就是薺菜,回家後可以用來包餃子,做餛飩,或者熬粥喝,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對於薺菜的讚譽,那可真是“盛名之下,其實真符”。根據現在醫學研究表明,薺菜中含有組成人體蛋白的20種氨基酸中的11種,除此之外,每千克薺菜還含蛋白質42.4克,糖48克,粗纖維11.2克。其中維生素C含量高於番茄,胡蘿卜素含量可與胡蘿卜持平,此外,還含有較多的鈣、鐵、鉀、鎂等微量元素。

薺菜的藥用價值也不容小覷,常吃薺菜,可以有效地預防麻疹、皮膚角化、呼吸係統感染、軟骨病、前列腺炎、泌尿係統感染等疾病。薺菜可以說全身是寶,每一部分都可以入藥,花可以止血,種子可以明目去風、治療眼病和黃疸。有些地方的民眾,會把薺菜和粳米熬製成薺菜糊,自古就有“百歲羹”的美稱,老年人常食用薺菜既可防病,又可延年益壽。

薺菜有很多種吃法,可以用其與豆腐一起煮著吃,或者作春卷餡炸著吃,其口味都相當清爽可口。也可以把薺菜在沸水中過一下,然後切碎,將植物油、味精、蔥花、薑末等作為配料,製作成涼拌的小菜,也十分甘美。如果能配上瘦肉絲、香菇、木耳等,那就更是美味啦。

溫馨提示

對於患有高血壓的老病友來說,可以在春天多買一些薺菜,洗淨晾幹後切碎,每次取少許用沸水衝泡,長期服用,可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3.吃香椿不能貪嫩

在立春不久之後,香椿就上市了。香椿聞起來氣味清香撲鼻,吃到嘴裏又細嫩爽滑,並且營養豐富,有“樹上蔬菜”的美譽。

香椿不僅美味可口,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所謂“食用香椿,不染雜病”的說法,就是由此而來。傳統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的功效;它的味道芳香,有醒脾、開胃的作用。香椿在治療腸炎、痢疾、泌尿係統上,也很有成效。經現代營養學家研究發現,香椿富含維生素E,具有很強的抗衰老作用。

香椿的吃法更是多種多樣了,炒、拌、蒸、熗都可以,“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都是風靡全國的方便又營養的做法。前者是把香椿洗淨後再用開水燙5分鍾左右,然後把水擠出,切成細末,再將豆腐倒出裝在盤子裏,加入香椿末、精鹽、香油均勻攪拌即可。後者把香椿切成小粒,再與雞蛋、食鹽、味精一起放入碗中攪勻,放入鍋中煎炒2~3分鍾即可食用。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香椿中是含有有毒物質亞硝酸鹽的,為了降低對我們的傷害,所以一定要吃開水燙過的香椿。平均每千克香椿裏就含有超過30毫克的亞硝酸鹽,老葉中的含量更高,而經過開水灼燙後,亞硝酸鹽的含量可降至每千克4.4毫克,這樣就減少了相當多的危害。所以吃香椿時萬萬不可偷懶,用開水燙一下,吃著比較安全。

溫馨提示

香椿以穀雨之前為上品,應吃早、吃鮮、吃嫩;穀雨之後的香椿,含有的膳食纖維老化,口感乏味,營養價值也會大大降低。

4.初春病菌多,多吃蔥蒜保健康

初春季節正處於春冬交替時期,流感、流腦、麻疹、猩紅熱、肺炎等疾病在這個時候特別容易爆發,所以我們在初春應該多吃殺菌食物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去陰散寒。而蔥、薑、蒜、韭菜等溫性食物都具有良好的殺菌功效,是我們提高免疫力的最佳選擇。

初春的時候多吃蔥可以有效地預防感冒,由於蔥裏所含有的蔥辣素具有較強的殺菌、抑菌作用,所以在初春可以多吃點蔥。同樣大蒜中的大蒜素也有同樣的效果,殺滅多種病菌不成問題。韭菜中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鈣、磷等物質。雖然這些食物大都帶有特別的氣味,但為了強健我們的體魄,多吃點還是有益的。

當然,由於維生素C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不僅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而且對由幹燥引發的鼻子出血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因此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也是不錯的。例如,白蘿卜、青椒、卷心菜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並且其溫性,初春不妨多吃一點。

溫馨提示

小蔥拌豆腐可以算得上是春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經營養學家研究證實:豆腐含鈣,小蔥含草酸,二者融合生成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白色沉澱物,即草酸鈣。這不僅破壞了豆腐的營養價值,還可能在體內形成結石,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小蔥拌豆腐應列為食物搭配的誤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切忌這種食用方法。

5.吃魚有選擇,莫要病從口入

到了春天,江水開化,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會有多種魚供人們食用,並且魚的烹飪方法也很多。說到這,不得不提的就是清蒸,清蒸魚不僅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且具有補虛損、抗疲勞的功效,廣受人們歡迎。另外,用魚煲的湯更是鮮美怡人,是補氣養胃、健腦益智的最佳選擇,可謂老少皆宜。當然,炸、炒、燴等也是烹飪魚的常見方法。

魚之所以會成為我們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不僅是因為它味道鮮美,而且魚的營養價值也很高,蛋白質可利用率高達95%以上,可是魚的脂肪含量卻不高,這也是減肥佳肴排行中魚為什麼總是遙遙領先的原因。魚肉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魚鱗中含有的卵磷脂,可以有效防治動脈硬化,降低血脂,促進血液循環,抑製血小板凝集,減少腦血栓的形成和心肌梗死,降低膽固醇,並且還具有很好的健腦作用。

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魚都能吃,比如說被工業廢水和農藥汙染過的。而且魚頭和魚子是各種殘留農藥和其他有毒化學物質的富集區,所以食用這兩個部位一定要謹慎。被汙染過的魚眼睛一般都渾濁,魚鰓粗糙暗紅,甚至魚的形態不完整,脊椎彎曲。此外,還要注意的是魚燒焦後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所以燒焦的魚不能吃。除此之外,還要注意的就是,有的魚會攜帶病菌或感染某些寄生蟲病,所以吃魚的時候一定要燒熟、蒸熟,否則很容易被傳染。

溫馨提示

魚類的體內含有嘌呤類物質,所以痛風患者吃魚要尤其謹慎,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亦要少吃或盡可能不吃魚,因其易導致患者的毛細血管出血不止,從而加重病情。

6.春季煲湯以清淡為好

在春季,我們最好還是食用得清淡一些比較好,很多人喜愛喝湯,但喝湯也很有講究。春季煲湯不要太油膩,忌燥熱。

要煲一鍋靚湯,最關鍵的自然是對於原料的選擇了。用於製湯的原料,通常為動物性原料,如雞肉、鴨肉、豬瘦肉、豬肘子、豬骨、火腿、板鴨、魚類等等,這類食品是使湯鮮味美的主要來源。但是這裏所說的“鮮”是指魚、畜、禽殺死後3~5小時。此時,魚、禽或畜肉中的蛋白質、脂肪等分解為人體易於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可以使湯的味道達到最佳。另外,雞湯、魚頭豆腐湯、菜幹湯、冬瓜排骨湯都是比較適合我們在春季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