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空氣中的水分會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少,氣候也相對比較幹燥,加上室內取暖,空氣就會更加的幹燥了。所以,冬季在人們取暖的同時,不要忘記注意室內的濕度,否則,會增加火災以及感染疾病的機會,同時也會使人加速衰老。
而為什麼在冬季取暖時不注意調整室內濕度會對人們的身體造成這麼多的危險呢?人們要明白這個問題,首先,就需要了解空氣的濕度這一概念。在這裏我們所說的濕度,是指空氣的相對濕度,也可以理解為:在某一溫度時,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最大限度的水量,與空氣中真實的含水量的比率。當空氣中實際含有的水分不改變,而氣溫增加時,由於空氣溫度愈高,所能容納的最大限度的水分也就愈多,因而空氣的相對濕度便會減少;換句話來說,即空氣的幹燥程度會增加。
每到冬季時,人們都會采取各種各樣的取暖方法,來保持室內溫度。在過去,人們多會用炭爐、煤爐取暖;而現代的家庭則是會用石油氣暖爐、電暖爐及其他暖氣係統等方法取暖。而無論我們使用何種方法,何種設施來取暖都是在增加空氣的溫度,要注意用暖爐取暖的整個過程中,我們並沒有同時增加空氣中的水分。因此,用暖爐取暖時,空氣當中的相對濕度呈現出隨著室溫的增高而下降的趨勢,也增加了室內幹燥的程度。
如果人們呼吸的空氣過於幹燥,那麼,當呼吸空氣時,人體的黏膜水分就會迅速散失,黏膜也因而變得幹燥,分泌抵抗微生物的成分,如溶菌酶、幹擾素等也就會減少,進入人體的微生物也會大量地繁殖,這個時候人體會容易受到感冒、扁桃體炎、喉炎、支氣管炎、鼻炎等呼吸係統疾病的侵襲。這種人為地使室內相對濕度降低的作法,亦會使皮膚的水分迅速揮發,這也就是我們上麵所說的致使我們的皮膚容貌容易顯得蒼老,甚至發生皴裂的症結所在。取暖時,會引起室內濕度降低的同時,也會使室內擺放的各種物品本身更為幹燥,因而容易引起火災。
那麼在取暖時我們要怎樣做才可使室內相對濕度不致降低呢?最簡單的方法是:將一壺水放置在取暖用的火爐上,加熱火爐的同時,水也會被蒸發,這樣,可增加空氣中的水分,使相對濕度不致因室內溫度增高而下降。若是用電暖爐或其他暖氣係統取暖時,則可用一條大毛巾浸了水晾在室內,這樣也可以通過蒸發水分來達到增加室內空氣中的水分目的,從而保證了室溫增加時,室內相對濕度不下降。
溫馨提示
長期在辦公室工作的人們,應適當地增添穿脫方便的衣服,應該在膝部蓋一塊大毛巾,並注意間歇站起活動,以便促進血液的循環。下班回家後應洗個溫水澡,並自行按摩。一般室內的溫度應控製在27℃左右最為合適。如老人、小孩感到熱時可以用風扇,讓室內空氣流動,這樣即使室內溫度高一點也不會感到不舒適。
空調器已作為家庭必備的電器之一,它無疑使人們的生活更為舒適,可是空調器使用不當,還是會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為此,要學會科學調節室溫,最好做到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7℃,並且不要對著冷風直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