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酒是用中藥材和白酒融為一體,將藥材在酒中浸泡,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都易溶於其中,藥借酒力、酒助藥勢而充分發揮其效力,提高療效,藥酒製法簡單,易於操作,而且效果卓著。
在我國,藥酒有著悠久的曆史,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醫者認識到酒既是興奮劑,又是較高級的藥物。它是用穀物和曲所釀成的流質,其氣悍,質清,味苦甘辛,性熱。具有散塞滯、開方瘀結、消飲食、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養肌膚的功用。可以直接當“藥”,治療關節酸痛、腿腳軟弱、行動不利、肢寒體冷、肚腹冷痛等症。亦可在治病開處方中,輔助藥效的發揮,把某些藥物用“酒漬”,或“以酒為使”,來引導諸藥迅速奏效,利用酒可以加速血液循環等原理,讓藥在酒的協助下,發揮更好的效果。這就使酒與藥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完整的藥酒方。
藥酒品種繁多,配方各異,不同藥酒所治疾病也不同,每個人應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適合自身要求的藥酒。最好是請有經驗的中醫師根據病人各方麵的情況綜合考慮,開出較合適的藥酒方。
藥酒的配製方法有很多,如熱浸法、冷浸法、淬酒法、煎膏兌酒法、釀酒法等多種製作方法,不同藥材和不同功能的藥酒的配製方法有相應的區別,家庭配製則以冷浸法最為簡便。可將按處方配齊的潔淨飲片或藥材粗末置於陶瓷罐或帶塞蓋的玻璃器皿中,加入適量的酒,根據藥材吸水量的大小,按1∶5~1∶10的比例配製,密封浸泡,每天或隔天將藥酒振蕩,使藥材各個部位與酒充分接觸,18天之後,可以用紗布過濾。
選用藥酒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對於一般氣血虛弱的老年人來說,可選用氣血雙補的藥酒。祖國中醫學認為,體形瘦削的人偏於陰虧血虛,容易生痰、怕冷,宜用補心安神的藥酒。
藥酒和其他藥物比起來有很多優點:
⑴便於服用:飲用藥酒,不同於中藥其他劑型,可以縮小劑量。不同的藥酒配方不同,有些藥酒方中,雖然藥味龐雜眾多,但製成藥酒後,其藥物中有效成分均溶於酒中,共同發揮功效劑量較之湯劑、丸劑明顯縮小,服用起來也很方便。又因藥酒多次購進或自己配製而成,可較長時間服用,不必經常購藥、煎藥,減少了不必要的重複麻煩,且省時省力。
⑵適應範圍更廣:防病和治病的需求都是藥酒能夠達到的,凡臨床各科190餘種常見多發病和部分疑難病症均可療之;又可養生保健、美容潤膚,還可作病後調養和日常飲酒使用而延年益壽,真可謂神通廣大。難怪有人稱藥酒為神酒,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的一股香泉。
⑶吸收迅速:藥酒中酒占有很大比重,就有加速血液循環、舒經活絡的功效,飲用藥酒後,吸收迅速,可及早發揮藥效。因為人體對酒的吸收較快,藥物的藥力通過酒的吸收而進入血液循環,周流全身,能較快地發揮治療作用。臨床觀察,一般比湯劑的治療作用快4~5倍,比丸劑作用更快。
⑷能有效掌握劑量:藥酒不同於其他中藥湯劑,湯劑每次服量的多少難以掌握,因為湯液濃度不一,而藥酒是均勻的溶液,單位體積中的有效成分固定不變,按量服用,能有效掌握治療劑量,一般可放心飲用。